德州行第四天

平凡·原创

德州行第四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午一点返程时,两位女老师去照相耽误几分钟,有几个人心生怨气,埋怨她们不守时。我既理解这些老师们的归心似箭,又理解那两位对美景的热爱之情。因为我也是一个见了美景就走不动路,非得拍下来才善罢的摄影爱好者。

        回想今天上午交流的一些经验,有很多收获在心头萦绕。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微师师院:

妈妈们一定跟孩子玩过“躲猫猫”的游戏。妈妈用枕头挡住自己,两人同时从枕头左边或右边探出头来看对方。孩子的目的是每次探头能和妈妈碰面,而妈妈的目的是不让孩子看到。以孩子的判断,妈妈刚从左边出来,这下该到右边了,就跑到右边,结果扑个空。这样可能来回扑几次空,到终于和妈妈碰上面了,孩子就会乐得大笑起来。而当孩子学会判断,通过猜测,连着跟妈妈碰到面,孩子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到兴奋不已。

德州行第四天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是逗孩子,以孩子的快乐为前提。是大人把自己降低到孩子的情趣中,以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孩子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幽默和智慧。

但很多大人的“逗”,实际是在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例如大人手里拿着一个准备给孩子的东西,却不痛快地给他,而是提条件,让孩子说一句甜言蜜语,如果孩子不说,就做出要把东西拿走的样子。或者吓唬孩子取乐,把小女孩极喜欢的布娃娃藏起来,说丢了或者被别人拿走了,急得小女孩大哭才拿出来。

成人觉得这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

02

圆圆上幼儿园时,有一阵由她爸爸接送。幼儿园放学早,爸爸接上她还不到下班时间,就把她带回单位再待一个小时才回家。

他办公室几个人相处得很好,经常互相开玩笑。有两个同事很喜欢和圆圆说话,但他们不是正常地和孩子说话,总是把她当个小动物一样捉弄。比如装出很凶恶的样子,强行要来抱孩子,孩子吓得直躲,他们就乐得哈哈笑起来;或者煞有介事地要圆圆喊他们“爷爷”,孩子不懂事,就叫了爷爷,逗得办公室的人都笑起来。我可以想像,当时圆圆一定从大家的表情中感觉到了什么地方错了,但又不知哪里错了,她一定很惶惑,很不安。

她爸爸也不喜欢别人那样逗圆圆玩,但也许是觉得这只是开玩笑,就没去强行制止他们。

我开始并不知道这件事,孩子那么小也没有能力把她的不快告诉我。结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圆圆和外人打交道时流露出不自信,说话时不像以前那么大方了,经常是想说又拿不准,眼神一片犹疑躲闪,尤其是和陌生人打交道时。这让我有点着急,但一下子也找不到症结,就反省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在生活中更留心让她多和别人打交道,培养她的自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德州行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