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sina
与浪同行
这个冬天,疫情阴霾笼罩江城,居家的普通人也在经历着一种特殊的考验:面对骤然失序的生活,人们应该如何重建日常生活的秩序?她们尝试用镜头记述点滴,寻找答案。
来源 / GQ报道(ID:GQREPORT)
作者 / 张佳婧 葛书润
摄影 / 文吉 小婕 Luna
内容经授权发布
01
“白大褂脱下来了,
但我手里还有相机。”
摄影师文吉在曾经工作的医院门外拍下了这张照片,从外部来看,医院非常的安静,谁也不知道里面正发生着什么。文吉戴着两层口罩,一个是防雾霾的,一个是棉的,都起不到多大防护的作用。她在医院门口呆看了一会儿,没有进去,驱车返回。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门口一块硕大的石头上刻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文吉来到医院门口时,两个人正围着几个箱子讲话,文吉说:“但愿是口罩。"
半年前,文吉从医院辞职,加入了一个摄影工作室。疫情爆发以后,文吉的父亲对女儿当初放弃医院安稳的工作的决定突然释怀了:“转行了也好,安全。”武汉封城前,文吉以为疫情十天半个月就会过去,还庆幸着这下不用上一线加班了。
但随着疫情的逐步扩大,文吉的心态又变了。辞职后,她还留在检验科的科室群里,刚封城那几天,群里充斥着各种物资缺乏的消息,快递停运,同事们自掏腰包买的防护服也收不到,文吉却“什么忙也帮不上”,她向朋友倾诉:“我好想上一线啊,我想跟以前的同事在一起……”
过去的八年里,下图的中南路和武珞路的三叉路口是她每日通勤的必经之路。记忆里,早上七时一过,公交车与私家车便将这个路口塞得水泄不通,没有20分钟通不开。1月24日下午四点,当她端着相机重走这条路时,画面上只剩下一红一黄两个快递小哥的制服颜色,鲜艳得有些刺眼。
这是武汉封城的第二天,连天的阴霾像给武汉套上了一个巨大的口罩,防止病毒扩散的同时,也闷住了这个城市平日的生气。“九省通衢”的江城停滞了。汽车站、火车站停运,景区空无一人,离开武汉的高速路口关闭。文吉感慨:“我们的城市生病了,武汉真的生病了。”
汉阳去往武昌方向的马路上,一块电子屏显示着“出城通道封闭,敬请理解支持。”这条标语和路况信息在电子屏上滚动播出。
下午五点,文吉结束拍摄回到家里,洗了个澡,她马上开始处理今天的素材:“虽然白大褂已经脱下来了,但我手里还有相机。”
修图修到一半,她看到了曾经的科室群里的新消息,照片里,她的旧同事们穿戴着全套的防护用具,对镜头比了个耶。
封城前几天,文吉还不清楚疫情的势态,曾劝相识的医务工作者们不要做“伟人”,封城后,看到曾经的同事们的消息,却忍不住感叹她们的“伟大”。
02
找回生活的秩序感
这次拍摄回来之后,文吉决定除了买菜不再出门。她将镜头转向家中的生活,一天一天,就这么持续到了现在。
1月25日,文吉晒在阳台上五颜六色的袜子。
1月26日,文吉屯了一篮子漂亮的橙子。
文吉和父亲住的小家不过七十个平方,装修的也简单,文吉更喜欢拍局部。1月29日,文吉拍下这个微笑着的垃圾桶。
越发茂盛的酢浆草盆栽,摄于1月31日。
从阳台俯瞰下去,邻居家的院子里开了一株小小的蔷薇花,长出了围栏。文吉写道:“在这样一个季节里,生命还在,还有花朵在绽放。”摄于2月7日。
1月末,文吉开始练字,她说,抄写佛经的时候,能够获得一种久违的“平静”,摄于2月12日。
2月10日,文吉拎回来了一袋绿油油的新鲜蔬菜,莴笋叶子已被老板给好心去除了。这些天,每周二次的采买是她仅有的外出活动,她总是戴着两层口罩,套一层薄膜手套,朝小区门口的菜贩子径直走去,快去快回。摆摊的是一对山东夫妇,一大早拉来一车蔬菜在小区门口卖,价格与平常几乎无异。
家庭主妇小婕的居家图片日记,则是受文吉启发开始的。
刚封城那几天,小婕焦虑不安。封城前来家中做客的朋友出现了肺炎症状,等待检查结果的那段时间,小婕“整个人的心一直是悬着的”。有次女儿凑上来找妈妈,小婕一时没控制住,朝女儿吼,“你自己找个地方玩儿去,我现在没有心情陪你!”
即便后来知道,朋友得的是普通肺炎,小婕始终难以打消心中紧张感。1月下旬,各种糟糕的新闻遍布网络,她和朋友打电话聊疫情,一打打到凌晨。
直到看见文吉的几组居家照片,小婕才稍稍缓解了自己的负面情绪。看着色调明亮的图片,小婕感到“像回归了正常生活。”此后,她开始以同样的方式记录一家人的生活。
年前一周,小婕从姐姐的花店带回来一株水仙,刚封城时它还含苞,2月6日便完全盛开了。如果以水仙所感知的时间来计算,14天正好足够一株花含羞又开败,等待下一蔟预备军的到来。
小女儿哎呀生日的那天,因为没有迎来一场想象中的热闹生日,哎呀一直噘着嘴表示不满,小婕带她观察生态瓶里面的小虾米转移注意力。
那是1月23日上午,武汉封城的第一天,也是哎呀的四岁生日。两个孩子不理解“封城”的含义,更不懂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他们期待的是小伙伴们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能一起来给她过生日、唱生日歌、吹蜡烛、切蛋糕。毕竟“别的小朋友都有的。”
经过卧室,小婕看见兄妹俩黏在窗户玻璃上往下望,两人一边喝着牛奶,一边念叨着:“萌萌姐姐会来吗?姗姗姐姐会来吗?她们说了要来的。”看到这个场景,小婕“鼻子酸酸的”。
小婕把两个孩子揽在怀里耐心解释:“我们现在正在打一场仗,敌人的名字叫冠状病毒,它会让你生病,现在外面已经有很多很多人被它伤害了。前线的医生护士在帮助生病的人。我们后方的人,要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不让敌人找到我们。”
封城前一天预订的蛋糕准时送来了。晚上,一家四口给小女儿过了个简单的生日。
1月29日,小婕在朋友圈里分享了据说最难吃的泡面——香菇炖鸡面的升级版配方:在锅内倒入纯净水,待到锅壁出现小气泡,再倒入面饼和所有调料包,水开了继续煮两分钟,关火后撒点黑胡椒粉,滴几滴小麻油。现在,改良版的香菇炖鸡面已经是一家人的最爱了。
元宵前几天,小婕夫妻俩给孩子做了好几种口味的米酒汤圆。有芝麻馅儿的,花生馅儿的,色彩各异。家里的猫咪照常起了个大早,在厨房等着她“爹”,“爹”一来,小猫蹭地跳上他的肩膀。
2月7日,小婕和孩子们一同做起了面食“猫耳朵”,这是一家人的传统活动。两个孩子在她的指导下把面团搓成小球,撒上面粉,用大拇指按扁往前一推。女儿还练就了双手按压的“绝技”,“妈妈你看,我还可以闭着眼睛摁。”
疫情发生前,孩子们也常常帮小婕剥豆子、择菜、打鸡蛋、包饺子。看着两个孩子专心致志做猫耳朵的样子,小婕发现,这个场景和平日里一家人做饭的画面没有什么不同,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与享受。
03
“待将九九消寒尽,
便是春风入户时”
虽然无法再上前线,文吉从大年初一起参与了志愿者线上协调物资的工作,她加了四五个500人的大群,在朋友圈里频繁地发着物资捐赠案例、志愿者招募信息。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几十吨的消毒液原液、几千吨的免费蔬菜被送到疫区的医院与社区。一个月过去,这些工作已融入了文吉的生活。
文吉所属的民间志愿者团队“E起支援”协助了多起物资捐赠,这是获得捐助物资的部分医院和社区出具的接收函。
文吉的摄影师同事Luna也在家中进行着线上的志愿者工作。1月下旬,Luna帮助着境外的朋友联系物资捐赠的渠道,物资运输困难重重,再加上1月30日前后红会物资的调配问题被曝光,坏消息频繁,Luna情绪低迷。
2月初的一天,在湖北咸宁老家多日足不出户的Luna忽然发现后院的一株梅花冒了花苞。梅花是武汉的市花,她去院子里折了一枝,插在家中花瓶里,记录下这抹冬天里珍贵的亮色。她在微博里写下一句,“每个黑暗的日子都记得寻找光的来处”。
连续一周,她换着法拍梅花。只能呆看一枝梅的日子里,一些热心人、热心事也慢慢成为了她“光的来处”——她有一个身在海外的朋友,父亲在本地承包了荷塘种藕,“承包池塘的钱还是跟他女儿借的。”但没想到这些藕的丰收正撞上了疫情,老先生把整车的藕全数捐给了疫区。
李文亮医生去世那天,Luna拍了一组《梅之殇》。一枝已经绽放的梅花躺在蓝天与黑色的枯枝里,像在仰天呐喊。
古人有制“九九消寒图”迎春的习惯,自冬至入九起每日描一花瓣,“待将九九消寒尽,便是春风入户时”。后来的日子里,寒梅渐盛。
2月15日,武汉下了初雪,文吉小区里的梅花也开了。她回想起疫情刚开始时,枝头才刚结出花苞。
那天,文吉在阳台上拍到了一位撑伞前行的路人。“那天风也大,天又冷,下着雪,不知道他要去哪儿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科技立场)
END
本文来源公众号GQ报道(GQREPORT),更多独家报道请关注GQ报道。
科技观潮,与浪前行
微信号 : techsina
微博:@新浪科技
百家号:新浪科技
点击在看 为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