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IAAP/ISST中国发展组织)组织的“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治疗”的系列培训中,包括面授课程以及网络课程,常遇到许多与沙盘游戏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及其应用有关的问题。
申荷永教授和高岚教授都是具有国际资质的沙盘游戏治疗师和心理分析师,我们将他们授课时的回答与讨论做了整理,组成“沙游心声”栏目的主要内容。
学员提问:
我遇到一个来访者,五岁多的小女孩。她在21次心理咨询中摆了17次沙盘,当中有15次摆的都是相同的场景——“过家家”(孩子的原话)。
这些沙盘场景中一般有床、沙发、马桶、洗手台、杯碟等家具和生活用品,人物一直都是公主类沙具。游戏内容是让公主们喝水、吃饭、洗手等生活日常,有时候还有看电视、弹钢琴、洗澡等其他活动。
让我困惑的是她沙盘中相同的场景一直在重复。她第一次摆放了两个公主,称之为“姐姐”和“妹妹”;第三次摆放了三个公主,增加了“妈妈”;后面断断续续增加公主沙具的数量,增加了更多的“妹妹”和“宝宝”(“宝宝”是个子更小的公主沙具)。这当中经历了从两个公主到三个、四个、六个、八个,最近一次有十个公主。
这种相同场景和相同种类的沙具,意味着什么呢?我曾想,如果公主沙具投射的是孩子的自我,那么也许“妈妈和姐姐在照顾着妹妹和宝宝们”,代表着孩子内心的某一部分在尝试去照顾另一部分。
但当我这么去理解沙盘之后,当她的沙盘中“妹妹”和“宝宝”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却有些慌了。
我感觉孩子如果有好的变化,应该是最后趋于整合。那越来越多的公主沙具,是否代表着这孩子内心有越来越多分化出来的情绪情感,需要我们去觉察和照顾到呢?
申荷永:
这个孩子是因为什么问题过来做沙盘的呢?
学员回答:
这个孩子有明显的不安和焦虑,比如习惯吃手指,需要抱着自己的小被子才能入睡;刚上幼儿园时,每次入园都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和哭闹行为,经常需要爸爸妈妈陪同上课一段时间;以及害怕一些看起来“不美好”的东西,如老人、残疾人等。
我观察到,在做沙盘的时候,她会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比如,窗外、门外的声音或房间里另一边小孩的影响,而显得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说话声音较小、略带胆怯。
申荷永:
那么她爸爸妈妈的情况怎样?
学员回答:
她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孩子1岁之前是妈妈带的,1岁之后主要由外婆带,晚上、节假日的时候则由父母带。在家长访谈中,我感觉到妈妈其实也是个很容易焦虑的人。而爸爸对孩子会比较严厉一些,但是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妈妈那么上心。
申荷永:
那么做了21次的咨询工作后,孩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呢?特别是最初求助的“焦虑不安”的问题。
学员回答:
我会感觉到孩子的专注力提高了,没有之前那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在访谈中,家长也有反馈到,孩子的入园哭闹和吃手指的现象减少很多,做事的独立性和抗挫能力有增强。
但其实我内心还是感觉很困惑。虽然这孩子有入园焦虑、哭闹的行为,但她跟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又显得很活泼开朗。每次她见到我也是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会向我跑过来然后一起去沙盘室,很有礼貌。
但与她相处的时候,我又有种很难真正连接上她的感觉。似乎这种关系的和谐只是表面的,我们并没有建立真正亲密、安全的关系,她在我前面的表现也并非完全真实。
申荷永:
好的。那么让我们回到你前面所提到的问题,沙盘中出现了很多相同的场景,以及相同的沙具时,如何去理解?
一般来说,无论是梦还是沙盘,一个场景重复出现,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可能就是这个重复出现的场景还没有得到充分理解;其多次重复出现,或许便是为了让我们去理解它。
另一个原因,我们也可将其理解为心灵的发展,那么需要我们在貌似重复的沙盘场景中,看到其中的“变化”,包括潜在的变化以及酝酿中的变化,比如在这个沙盘中,“公主”沙具的变化以及增加。
卡尔夫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即使是儿童来访者,也可参考荣格的自性化理论。
在卡尔夫看来,沙盘游戏的本质,也符合荣格所描述的自性化过程。她曾以儿童涂鸦为例,看似混沌的涂鸦绘画,但渐渐也会有“圆圈”以及“太阳”的意象,其中便触及自性象征及其呈现。
当然,自性是螺旋式的发展,每一个“圆圈”不仅是周而复始,其中亦包含着发展的过程。
另一方面,即使是看似不变的沙盘,其实每次也都包含了“变化”。比如,沙具摆放的具体位置,即使是重复使用的沙具,沙具之间的联系和朝向等等都可能会有变化。这些类似的“变化”,已是包含了来访者心灵的变化和发展。
自性化是一个源自无意识自然发生的过程,好的心理分析师创造一种能够促进自性化过程的环境,不仅需要“耐心”,还要学会“等待”。
我们也可将咨询过程比喻为“播种”,虽然看起来没有变化,但若是已经播下了种子,总是会有发芽,会有开花和结果。
刚才我也问了一些关于孩子和父母的情况。我们听到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个焦虑的人。那么,沙盘就像一面镜子,会反映出其所在环境的问题。
于是,我们可以设想,实际上,这个孩子也可能是在帮其父母或者说在帮她妈妈解决问题。
孩子的问题总是与父母有关,许多孩子的问题,不仅是由于父母带来,而且是在努力解决父母所造成的问题,甚至不惜以症状来表现。
如刚才的讨论,咨询师可能会感到困惑:沙盘中“公主”越来越多,这是不是一种分裂?
沙盘的治愈因素多是表现为趋中、聚集。那么,我们来看这么多公主,她们具体的摆放位置和变化:人物之间是相对趋于联结,还是相互背离趋于分化?增加的沙具之间的互动情况如何?以及孩子在做沙盘游戏的过程中的神情、动作、言语等等,这些都是孩子(自己)对沙盘和沙具的“解释”。
于是,我们要仔细观察,认真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意义;那么,这些具体的变化所呈现的信息,就不一定是“分裂”。
另外,你还提到,当你感觉这是“分裂”的时候,你感觉到了“慌”。我们可以来看看这个“慌”字:“心”字旁,加上“荒”,“荒芜”的“荒”。
这或许表示,你还没有充分用心来工作这个个案,只是用了头和认知……学会用心,是我们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的功夫所在。
不过,既然出现了“慌”的感觉,若是在团体督导或个人分析中工作,我们还是先来接受这个“慌”的感觉,将其“抱持”,看看会有怎样的变化;
然后再将这个感觉意象化,用“积极想象”来工作意象;当然,大家可以自己去做,去感受“慌”的背后是什么……可能由此能够找到解答困惑的线索或者钥匙。
当然也有这样的可能:咨询师的“慌”体现了孩子的“不安”,而孩子的不安则表达了妈妈的不安。
比如说,这个孩子5岁左右,可能正好是一般妈妈准备二胎的时候,那么此时妈妈或许会有一些不安和焦虑,或者是家里的其他一些情况,比如父母的婚姻关系等,所导致妈妈的焦虑不安……都可能在此有所反映。
这个沙盘中有父亲角色吗?
学员回答:
没有,一直都只有一个妈妈和很多的姐姐妹妹,没有男性角色出现。
申荷永:
此外,我们也可以将沙盘中“公主”数量的增加,理解为这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从入园焦虑的症状到表现为与大家的互动和建立关系,将这些逐渐增加的公主沙具,可以看作是幼儿园同伴的象征……
若是获得这些理解,那么,提问者可能心中就不会那么慌了。于是,我们对沙盘游戏的理解非常重要。
对了,你给这个孩子“起名”(化名)了吗?
学员回答:
是的,申老师的解释的确让我感到不那么慌了,其实沙盘中还有很多视角可以去理解孩子。
我之前在督导师那里汇报个案的时候,给她取了化名“真真”,真实的“真”。
申荷永:
有意思。曾有人问我,如何才能做好沙盘游戏,并且要我用一句话来回答。我说那好吧,我的回答是:“用心”。
若是用“心”,那么,“真”字便成为“慎”。
谨慎,是我们做“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的基本态度。
而开始分析师提到不能理解孩子沙盘的时候,感到很慌;如刚才的分析,这“慌”则是没有用心(或只用头了),如慌中的“荒之蕪”。
于是,从“慌”到“慎”;你为孩子起名为“真真”,我们也就“以孩为师”(孩子以及来访者,本来就是我们的老师)。
大家切记:面对来访者的时候,要从心,从真。
大家都知道“德”字,其甲骨文本来是“悳”,也即直心为德。而直与真形也接近,同样可以给我们心灵的启示;从心从真,也是德的体现。
学员回答:
是的,申老师这么说也让我反思到,我在做咨询的过程中,似乎无意识地在扮演着一个好的咨询师,而真真也在扮演着一个好的来访者,所以我感觉我们的关系看似和谐,却没有真实的亲密感。
而这也许正反映了真真与妈妈的关系,她在妈妈前面也只能做一个妈妈口中所描述的、开朗活泼的孩子,而压抑了内心的不安全感,无法通过与人建立真实连接的方式来表达,只能通过无意识的症状和行为来表达。
申荷永:
所以我们要慎重和反思:我们的心理咨询对孩子真的有用吗?我们是否在无形之中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设想去改变,反而让孩子无法按照自己的节奏获得发展?
要记住,在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分析过程中,我们应该跟着孩子(来访者)走,而不仅仅是让孩子跟着大人的意图去走;“以孩为师”,从心从真;其中的“孩”与“亥”、与“核”皆有关联,也是我们核心心理学的体现。
学员回答:
多谢申老师。我们要学习如何跟随来访者,以自己的真实去接纳他们的真实,耐心等待,从心从真。
为了方便沙盘游戏学习者及从业者能够获得专业、完整、高质量的训练,同时,也为了培养“沙盘游戏咨询师(A/B/C级)”考核所认定的沙盘游戏咨询师;
洗心岛文化联合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开设了系统、专业、国际化的B/C级沙盘游戏咨询师培养项目,正式面向全国进行招生。
沙盘游戏咨询师C级项目面向所有沙盘游戏的学习者及爱好者进行招生,培训期一年;
沙盘游戏咨询师B级项目面向已取得C级沙盘游戏咨询师证书,或经过C级沙盘游戏咨询师课程及实操训练的学员进行招生,培训期两年;
沙盘游戏咨询师C、B级项目的详细信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