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

朝鲜内乱


      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在宗藩体系下维系双方的联系。但是中国的宗藩体系在近代受到严重的挑战,越南在法国怂恿下脱离中国的宗藩体系,琉球国同时向中国和日本朝贡。对于朝鲜日本觊觎很久,这是他们征服中国的基地,同时也是防御英俄的阵地。李鸿章对此一清二楚,并且他也认为单凭朝鲜和中国之力是无法抵御日本的。于是他想让朝鲜实行新政,主动于西方国家通商,这样就可以用西方国家的力量牵制日本。

朝鲜国王的父亲大院君李昱反对新政,于是发动了政变。李鸿章派吴长庆率军入朝,吴长庆有两员得力干将,一是张謇,二是袁世凯。他们迅速控制了局面,抓住了大院君,并将其带到天津软禁。之后几年日本在朝鲜扶植开化党,于1884年发动政变控制了朝鲜国王。袁世凯果断,带领其所训练的高丽兵入宫,击退日本兵,重新夺回国王,控制了局面。

在此事之后,中日进行了和平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双方签定了《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双方皆撤退驻朝鲜的军队,但是朝鲜以后如有内乱,双方都可以派兵平息。这就为以后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理由。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国派兵平息朝鲜内乱。李鸿章、袁世凯做出了日本不会派兵的判断。结果日本派兵甚多,并且还袭击了中国的运兵船。于是双方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马关谈判


      日本在取得战争的绝对胜利之后,想乘胜追击,一举占领台湾。所以他们不想立马就谈判,因为一谈判就要停战,虽然最终的成果要通过谈判签订和约确认。于是日本找各种理由拖延谈判,比如说谈判人员级别不够,至少也要亲王或者李鸿章来谈,又说谈判地方不能在中国,应该在日本。

  最终日本在战争进展差不多的时候,同意和清政府进行谈判。李鸿章带着他的儿子来到马关同伊藤博文进行谈判。谈判时伊藤博文根本不给讨价还价的空间,并且日本方面已经破译了李鸿章同国内联系的电报密码,知道了李鸿章的底牌。开始伊藤博文提出赔款3亿两白银,李鸿章倚老卖老提出减上几千万,算作给他个人的路费。就是这种请求,伊藤博文也没有同意。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李鸿章被刺杀这一突发事件上。刺杀者是日本的一个愤青小山丰太郎,他认为李鸿章来日本谈判,阻碍了战争继续进行。如果战争不停止,日本可以一鼓作气拿下中国。这一事件让日本政府十分被动,因为他们害怕这件事会引起列强的关注和干涉。所以在谈判上必须加快速度,达成既成事实。

李鸿章的外交斡旋


       李鸿章的战略思想是以夷制夷,他希望英、法、俄、德能够制约日本。因为他判断这几个国家是不允许日本在中国独大的,他们一定会出手的。从逻辑上看这种想法没有问题,可是不要忘了这些列强没有一个是中国的朋友。尤其是俄国,最为阴险。在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上,俄国政府邀请李鸿章去祝贺。俄国大使一再强调日本的危险,中俄应该联合对抗日本。如果要联合,中国需要同意俄国在东三省修一条铁路。这个想法和李鸿章谋划的联俄抗日不谋而合,于是有了《中俄密约》。可是以后日本大使找到李鸿章主动示好,原来他们也无力在发动战争,希望和中国搞好关系,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所以李鸿章错误判断了形势,犯下了一大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甲午中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