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李鸿章传

图片发自App

《李鸿章传》是由梁启超所著的书籍,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作者梁启超是西方学术、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是清末民初时期重要的民智启蒙者。梁启超1895年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先后创立《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他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宗教等领域,在清末民初那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是能将舆论、政治、学问三者集于一身并登峰造极的人。

这本书写成在晚清重臣李鸿章去世之后的两个月,作者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李鸿章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军者,而梁启超则是维新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如果将洋务运动视为“经济改革”,维新运动则是“政治改革”,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不触动政治体制的经济改革走向终结,而维新运动则恰恰迸发于此时。因此,对于梁启超,李鸿章是探索者,是先行者,也是不同政见者,但秉着对客观历史的尊重、对当局之人的理解,梁启超发出“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 感慨,为读者还原了一个“人味十足”的李鸿章。   


  一般人总觉得李鸿章大器晚成,其实不然。李鸿章24岁中进士,27岁授翰林院七品编修,30岁出都南下征战,34岁赏三品按察使衔。一省长官巡抚才是从二品,按察使衔虽非实职,好歹也是三品,套用现在的话说,算享受副省级待遇。清朝200多年历史,进士翰林数以千计,能做到三品以上者又有几人?尤其是汉员,本就低满臣一等,处处受压制,混到五六十岁寿终正寝,能捞个五品四品,写到墓碑上,已属万幸。比如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30多岁进士高中,后在京为官,直到50多岁过世,还是五品郎中。

  那么,如何早混出名堂、自成气候呢?李鸿章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大志。

        20岁入京赶考时,李鸿章就写下诗句:“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可见其雄心多高迈、志向多远大。人无志不立,没有志向,就如身处广州,不朝北京方向走,永远到不了北京。

 二是有胆有识   

  1851年太平军揭竿而起,席卷东南,后两次北伐西征,威胁清廷。别人视战场如刑场,躲都来不及,李鸿章却因胸存著史封候大志,毅然放弃闲散京官不做,投笔从戎,南下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战争有危险,也有机会。正是敢冒风险,抓住机会,李鸿章才在3年多时间里,凭借军功,自七品编修,连升七级,斩获三品按察使衔,为日后提巡抚、升总督、晋大学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把握潮流

李鸿章早年中进士、点翰林,太平天国时期则追随曾国藩,在此期间培养起自己的淮军力量,淮军肃清了江苏南部的太平军和横行北方十年的捻军,李鸿章依靠军功得到进身之阶;早年与西方人的军事合作奠定了他向西方学习、与西方合作的观念;在“天津教案”、中法战争等事件中,他的外交手段得以展示,盛年时期的李鸿章赢得了能打仗、懂洋务又善于搞外交的名声。顺利踏进历史舞台,除了李鸿章本身才能出众外,前辈恩师曾国藩的指点提携以及特殊的历史机遇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自身要硬

李鸿章历任北洋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这些位置看似个个位极人臣,但即使是在李鸿章事业最兴盛的时代,他在朝廷内部的势力都是相对薄弱的,实质上,李鸿章一直扮演执行者的角色去执行阻力重重、极其困难和招致骂名的任务,而非一个决策者。但作为一个执行者,他始终愿意去付出巨大精力和重视程度,一丝不苟的努力去把事情办得尽可能的好,甚至不会去在乎自己的名声,这为他赢得了“文忠公”的谥号。


梁启超指出李鸿章误国的十二件理由,主要是说他贻误战机、用人不察、管理不善,但同时,话锋一转,也表达了些许无奈,当时的种种决策或许已经是这个老头能做出来的最大的努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析李鸿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