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儿童学习【丁昌金】

             

向儿童学习【丁昌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向儿童学习                   

        —— 听作家万宁文学讲座之漫谈

13日晚,灰蒙的夜幕,飘洒的冬雨,给株洲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寒意。而矗立于湘江之畔的鼎诚大厦,三楼多功能厅内却灯火通明,暖意融融。三郊四县文学爱好者闻声而来,挤了满满一屋子。

她,湖南本地作家万宁。卷发拂肩,中年女性,没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大戏,只有旧时光里走过的平凡人生。一副素颜,一杯清茶,几张灯片,如此而已。眼眸里透出平淡中和,正以柔弱的语调,低头分享她的写作之道。

厅内人多,连门口都站立着一些迟来的男男女女;厅内很静,如漫溯林间小道,听清泉细流,叮咚作响……

“一个场景”

“一个游戏

“一个遇见

“一个行动。”

简简单单,串起了她的成长之路,写作人生。

“写作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留意。”

“写作是一种行动。

“写作是一种境界。

“写作是一种自我救赎。”

……

——这些,都是她人到中年,心灵砥砺的真切感悟。

她,从一个场景里去回望童年。回望童年,就是回看生命经历,让思想内化,让生命成长,让自我思考……

童年的万宁躲在妈妈的办公室里(茶陵县公安局),在无意之中,去留意那一幕幕生活的场景:每天,来告状的、来吵架的、来哭天的庄稼人络绎不绝……

以儿童的视角,洞察一个地方,一个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以儿童的思维,去解读人间百态。

“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痛楚?”

——这是困扰在她童年心空内,一个大大的疑惑。

学会倾听,熟悉口头文学,种植悲悯情怀,埋下公正、公平的种子,明白存在的意义,见识群众语言,同时,也是见证农村生命的坚韧与努力……

从这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她积攒起一枚枚认知的种子。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小孩子的存在……”

--以柔弱的语调,万宁浅浅地说。

你以为没有人看见,其实,故事里的一切,尽收童眸之中;你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实则她在悄悄构建着自己观察、思考、判断的理性大厦。据儿童心理学家讲,大约在三岁左右,儿童可以形成一种自传式的记忆系统。大约五六岁开始,儿童就有了比较清晰的回忆。那些生活中的过往,犹如季羨林笔下的湖北莲子,早已植入心壤。不一定在哪一天就悄然发芽,迎风而长,婆娑成影。

曾经在《读者文摘》中,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一种怪癖——她从不到理发店剪头发,无论谁劝说都没用。后来,硬是被家人拖进去一回,结果悲剧发生了。当理发师掏出剪刀时,她竟然被吓死在理发店里。再后来,人们打听出她被吓死的原因:在她三岁左右,她亲眼目睹小姨在洗舆间割腕自杀,因此埋下了恐惧的种子。

去年,作家毕淑敏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案例。她年轻时发现自己有一个怪毛病:从不在人前大声讲话,更不用说作讲座、演讲之类了,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后来,她学了心理学,回溯童年,回忆起一件往事——大概小学二年级,有一次排练大合唱,因为唱跑了调,被音乐老师狠狠地羞辱了一番。从此,她再也不会唱歌;从此,她害怕上台;从此,她再没有勇气在公众面前亮相……

昨天放学,孩子们排队上车。校车师傅很悠闲地燃起一支烟,旁边一位师傅提醒他:“老贾,工作中是不能抽烟的,小心被扣钱。”

贾师傅不屑地回答:“公司现在又没人查,扣什么钱?再说,车里坐的都是小屁股,怕什么?”

今天清晨,一个小男孩跑过来,向我打小报告:“老师,  99路车上的司机老是抽烟,搞得里面好呛的。他自己抽烟,还不让我们在车内吃零食,好不公平的……”

小事确实很小,小孩子亦小,但是,关乎教育,其义可以喻大。综合几件事例,以教育的意义阐发,至少可以得出两点启示:

其一,那小小的心灵像小花小草小树苗一样的稚嫩、脆弱啊!我们成年人,又该怎样的呵护、珍视,才能让他免受伤害。

其二,小孩子是完整的生命个体,不能忽视他的存在。小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发展中的人。与我们大人相比较,他并没有缺胳膊少腿,他也不缺少观察、感觉与判断。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孩子的潜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事物对孩子的影响。不要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实则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情感,有他们特有的思维、逻辑。学会理解孩子,具备儿童立场,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才能顺应孩子的成长……

回望童年,引出游戏。听万宁老师谈童年趣事,娓娓道来处,全是美好的景致!如跟玩伴一起踢石头,一起捉迷藏。

“捉迷藏,躲进棺材里,合上盖子”;

“捉迷藏,‘挂’在墙上——躲在超大号的雨衣背后,谁也找不着;

“捉迷藏,匍匐在红薯地里,像邱少云一样一动不动。” ……

聪明的的男孩是淘的;顽皮的女孩是巧的。儿时的万宁,估计也是一个疯丫头。皮起来,就像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

“保持天真,保持童心,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这是万宁对童年游戏,对那一段生命历程的咀嚼回味。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 所谓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能够常常怀着“赤子之心”,才可以成为大人。

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向儿童学习,常怀“赤子之心”,不失童年之真。比方说《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永远是那么贪玩、调皮,富有情趣,老少咸宜,大家喜爱。

比方说一代宗师丰子恺,他的漫画作品,大多从儿童世界里取材。其中大部分,皆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

如“郎骑竹马来。”

如“瞻瞻的脚踏车。”

如“妹妹新娘子,弟弟新官人,姐姐做媒人。”

如“两小无嫌猜”;

如“老牛亦是知音者,横笛声中缓步行。”

如“燕子没有手 自己会做窝”。

如“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花盖头归。”

如“树上挂飞机,缸里开轮船,地上拉汽车,我与小伙伴们都是海陆空总司令。”

……

从丰子恺先生的作品里,去体悟幽默、睿智、浓郁的儿童情趣。

向儿童学习,保全自然无伪的本色,永远以一种童心般的新奇和纯真去面对这个世界。生机蓬勃,以至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向儿童学习,关键就是两点:一是纯真,二是大度。正是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找到真正优秀的人物与童心的相通之处。

……

20181114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儿童学习【丁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