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凡人的爱国主义叙事

敦刻尔克——凡人的爱国主义叙事_第1张图片
敦刻尔克大撤退路线图

之前对敦刻尔克全部的认知仅来自于高中历史课本上的字句。四年过去,记忆深海中仍依稀存在的仅有那句“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次著名的成功战役,这场作战把三十多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那时心中就有疑惑:既然是撤退,便是不光彩的失败,其中必然有挣扎与苦难,然而书本上却尽将其省却了。时隔多年,感谢大师诺兰,从凡人的视角为我们重新解构这段历史,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一直以来的缺憾和空白。

观完全片,最为佩服的是诺兰诠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方式。在他的影片里,陆军士兵、年轻的空军、年长的船长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与敌军对抗,这些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然而导演却刻意以一种平缓的基调讲述。相反地,他毫不避讳战场上的不和谐之音。为生存排挤法兵的英兵、为尽早上船拽下他人的老兵......导演将这些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为的是给我们还原一段有血有肉的真实历史。虽然这是一场最终胜利的战役,但影片持续的压抑沉闷的氛围却真实地烘托出个人的命运在宏大战争面前的卑若蝼蚁,而这种个人的无力感和对其命运的几乎全部依赖体现在各个方面:是在防堤波上等待救援的士兵在德军随意炮火中成排地抱头静立,是海浪任性地挑弄承载着十几个鲜活生命的破船,亦是那些上天难得的眷顾:平静的海面,温度适宜的海水,雾霭沉沉的阴天。

但是,难道个体在这场战役中就完全是被命运和上天捉弄的提线木偶,悲哀而又无能为力吗?诺兰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复,并非如此。空军即使燃油耗尽也在狙击敌机的壮举自不用说,最让我感触良多的是那位月光石号的船长。他身着典型的英式衬衣毛衫,俊朗的外表和深邃的眼廓给人一种让人信赖的睿智笃定。可以看出,他应该属于英国上层阶级。游艇并不是其谋生的工具,而是他闲时生活的点缀。但是他却在公告发出后不假思索地亲赴战场。面对歇斯底里的士兵的反抗,他却是以一句平淡的“我们要先去敦刻尔克......因为那里是战场啊”作答,彷佛那一件无需考虑、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一定经历过战争,这再显然不过——背对飞机就能听出是哪款引擎,在救起伤员的一刹那就反应出那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也不可能不清楚战场上的残酷,毕竟其子即葬身于此。但是他仍义无反顾地去了,轻轻地压抑和掩盖起丧子之痛,带上了自己可能是唯一剩下的儿子。这是大勇,亦是一种高贵的爱国主义。这样的长者,让我想起《人民的名义》里的陈老,他们成熟睿智又对祖国满怀深情,在当国家危难或是偏离轨道时,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以其磅礴的臂膀将他们拉上一把。这样的老男人真的好有魅力。

所以到底什么是爱国主义?那或许就是影片的后半段,成排成排的像月光号这样的民间船舶驶抵敦刻尔克的那一瞬间吧。老实说,当时bgm画风突变,我就知道要开始煽情了,然而也心甘情愿地随着导演的节奏让自己被感动到了。民间小船自发地前来救援的场景,让我不禁联想到淮海战役“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照这么说,敦刻尔克也可以被称为“小船划出来的成功”吧。唯一不同的是,前来接应的许多人都是生活较为富裕的有产一族,他们成群结队地自发前往,是一种英国独特贵族精神的体现。然而相同的是,在战争面前,所有的同胞都史无前例地结成了一个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公民意识被最大地激发出来,无论贵贱,不分彼此。这样的场景真是让人怀念。

应该来说,影片对于爱国主义的讲述还是较为克制的,但仔细来看,许多细节都耐人寻味。镜头前一晃而过的月光号游船上的英国国旗迎风招展,背对战斗机的船长一耳朵就听出来那是祖国的飞机声,并无不自豪地称其为“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甚至于游船去救援落海的士兵时,没有任何言语,只是臂手之间的相互支援,毛毯和热茶的传递,那种身为同胞的默契与牵绊就已诠释了一切。

说到底,成功到底是什么呢?是正面战场上的胜利吗?是退却时保驾护航,击落所有的敌机吗?是增援队以救起了多少士兵来计算的吗?是,又不完全是。站在每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兵的角度上看,确如那位为归国的士兵分发毛毯的失明长者所说,“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我相信,在跟随主角们经历了无数次沉船-逃生-等待救援的循环后,没人会否定这个说法。在历史大轮轰然转向的巨变时刻,每个人的生命都如芦草般脆弱。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所体现出的为了国家的奋不顾身,为了同胞的慷慨增援,为了生存的顽强挣扎,都体现出作为人的伟大,永永远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佩。

感谢诺兰。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刻尔克——凡人的爱国主义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