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测量应该学到什么

长度测量是最基础的测量,是后面所有带刻度的测量工具的基础。比如钟表、弹簧测力计、量筒、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等等等。孩子刚刚开始学物理,容易陷入动手“玩”的状态,而忽略知识技能本身。当然,刚开始能让学生感兴趣“玩”起来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那么长度的测量应该学到什么呢?可以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

1、知道测量前要干什么,测量中要干什么,测量后要干什么。您一听可能就烦了,量长度谁不会,用得着那么麻烦吗?

物理是一门非常严谨细致的科学,我认为学好物理的知识技能、科学素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多数人也只关注于此,而我还关注物理中蕴含的人文理念。它严谨的逻辑、精密细致、存大同去小异等等理念对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就非常适合学物理的人来操纵。

回到主题,长度测量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量程和分度值。

长度测量应该学到什么_第1张图片
测量前观察

测量中要做到,贴近被测物、对准零刻度,视线不能歪斜等学生自己认真用心都能知道的事。

长度测量应该学到什么_第2张图片
长度测量中

关键是“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长度测量应该学到什么_第3张图片
估读并记单位

如上图,铅笔头的长度不是读到3.2就行了,笔头在最小刻度2,3之间要估读出5,这样更准确。当然我们的眼睛不是精密的测量工具,估读会不精准,才会引出误差这个概念,这要在后面解决。

测量后呢?简单,结果一定要带单位。学生都懂,只有数字没有单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比如上面的3.25,它只是一个数字,3.25米和3.25厘米是不同的,3.25千克呢?更不同了。

这里别看简单,但需要反复纠正练习学生才能形成习惯。这其实也是物理和数学最大的区别所在。

2、长度的测量中关于长度的单位,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这些都简单。如果想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单位中更容易,需要一点技巧。

长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米。

1米大约是左肩到伸出的右手指尖的距离。当然每人身高不同,不是很准确,我身高1.62米,这个长度大约1.04米。

长度的其他常用单位有:千米(公里)、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它们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³米

1米=10³毫米

1毫米=10³微米

大家要理解主单位和常用单位的关系,把常用单位分成两部分:“米”主单位,“千”量词。关键:“千”量词,1000、10³的意思;毫米中的“毫”量词,千分之一的意思;微米中的“微”量词,百万分之一的意思等。

那么1千克就是1000克啊,毫安就是0.001安啊,后面的大部分单位的换算问题就都解决了。


刚开始的物理,大家都觉得简单,其实里面的物理理念还是很多的。但是,这些理念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反复出现,并不需要孩子一开始就接受掌握。一开始的关键是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动手实践是培养兴趣最好的办法,这也是为什么男孩学物理入门快,而女孩子入门比较慢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度测量应该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