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章要想让更多人看到,就需要“啰嗦”点

刘润说知识服务的一个特征是,降低服务的姿态,就算你很牛,是翰林院的大学士又怎样,人家用户可是皇帝,他要是不理你,你就只能喝西北风。

马薇薇说知识本身不值钱,但知识的表达方式、能让人懂的表达方式,非常值钱!

看得出来,这些做知识服务的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想要获得用户的认可,那你得说人话。用知识服务商的头牌得到的话说就是,你要会用自然语言写作。

自然语言存在了几千年,肯定有他的价值,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它只被用来日常交流。放到正式场合时,就不怎么受待见。

范冰冰在微博贴出的致歉信,看起来很认真地做了反省,但在杭州的初中语文老师看来,简直是狗屁不通。一大堆的语病,范冰冰怎么还敢拿出来晒?索性拿来当课堂教材,让同学们学习下,正确的语言表达是怎么样的。

有人就说了,语言表达只要能够把自己的中心思想,传递出去就可以,何必在意这些条条框框呢?你修改后的文章,读起来也不一定更通顺,更好懂吧。

你的文章要想让更多人看到,就需要“啰嗦”点_第1张图片
你的文章要想让更多人看到,就需要“啰嗦”点_第2张图片

你觉得改完后读起来更顺口了吗

有时候你不加修饰,把自己想的直接都说出来,效果反而比文绉绉的语法修改后,来得好理解。比如鲁迅,你看他对书本序言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书上面一定要有序的么?这似乎可以不必,但又觉得似乎也是要的,假如是可以有,虽然不一定是非有不可。

简单的说就是,这书上的序其实可有可无。虽然很容易把人绕晕,不过这么啰嗦的话,你反而更能体会周树人那纠结的心理。

就是那个杭州的邱老师,看了估计会吐血,这话还能不能好好说了?

01.

事实上,这种稍显啰嗦的表达方式,反而更好懂。

不信你看这段话。

对于被捕食的动物来说,横瞳既能帮助它们拥有清晰的横向全景视觉,以探测来自不同方向的捕食者,同时又能让它们在眼睛长在两侧的情况下也能看清前方地面的情况,在遭遇捕食者追赶时,能够看准地形快速逃跑。

这是书面语的表达,接着再来看口语化的。

如果你在生态系统里面是被捕食者,比如山羊、斑马这些食草动物什么的,你的瞳孔一般是一个横条。为啥呢?因为瞳孔横向距离大,看的范围广啊,作为一个被捕食者,你就能更好地观察到四周的情况。

你说哪个你印象更深刻,看起来更快,更好懂?

日常口语对语文老师来说,太啰嗦。但是恰恰是这种啰嗦,让知识服务更接地气,也让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要理解这个结果,得先从信息论的一个重要洞察说起。

一个东西的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它克服了多少的不确定性。

这句话怎么理解?你先看下面这两段话。

1.怎想再很,末第铎制释能锁其那策铜怎亚,狄幺濑互梯是日方通的。

2.对这些村民来说,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至少不需要到田地里干活。

第一段话是随便在键盘上随便敲的,第二段话则是石黑一雄的小说《被掩埋的巨人》中的内容。你觉得哪段话的“信息量”更大?

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第二个,因为它至少还有意义。但信息论不这么认为,相反,第一条的信息量更大。

因为它可能是一串密码,不可删减,少一个字都会造成错误,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暗含大量的信息。

你想想自己读高中时,文言文基本上得靠背。每个字的意思都跟白话文不同,语法结构更是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

文言文少一个字,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解读起来非常费劲。

而英语在传播上,就有优势多了。按香农的估计,英文中75%的字符都是多余的,就是啰嗦。其实英语不难学,很好懂。这可能也是英语在全世界,用得比较多的原因。

汉字可以做到文言文这么精炼,但是,就是因为可以不断压缩词语,让中文看起来更模糊,更难学。所以,在国外学中文的人,其实是比我们学英语来得苦逼多了。

黑人小哥的浮夸风演技

理解这些文字需要很强的知识背景,否则阅读活动就像在猜谜,单单是掌握字面意思都有困难,更别说什么深度阅读,理解知识了。

同样的,如果你对书面语不熟悉,突然就想拿起心理学的著作来看,不蒙才怪。但是现在我不用书面语,而是用通俗的语言把这个知识解释一遍,你肯定会更容易接受。

所以想要让信息传递的效率更高,你就得让它尽可能的多贴近日常情境,多角度甚至重复地表述。这就变成了我们口中的,啰嗦。

02.

把这个结论放到知识付费里面,我们也许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在网上,掏钱买知识产品了。

原先我们会通过看书获取知识,但是你看书面语的表达跟我们的日常用语,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而且书本为了追求语言的简练,总是压缩了很多信息,这就让我们阅读起来很费劲。

同样一句话,一个知识点,你要真正理解,可能就需要一连串“啰嗦”的解释,才能知道个大概。

有本心理学的书,里面有句话,提到了人对信息的本能反应。

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李叫兽是怎么理解的?

他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

你的文章要想让更多人看到,就需要“啰嗦”点_第3张图片

雷军的“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

你的文章要想让更多人看到,就需要“啰嗦”点_第4张图片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甚至还想到了谚语的例子,一石二鸟等。

要是没有经过李叫兽的这番思考,你估计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看到这本书的这句话时,可能就是草草略过。

多数情况下,知识都是高度概括的,有时候没有详细的解释,你很难理解它。要想让别人理解你的意思,不妨把话说碎,说啰嗦点,重复也没事,这样的信息更容易传达。

03.

至于为什么香农的这个结论有效,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在模糊的阅读环境下,你就像在猜谜。这个字什么意思,那个词又是什么意思,大脑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这是很不利于阅读的。

早期的西方文字作品,在表达方式上就很让人头疼。文章的单词之间没有间隔,一个单词紧紧抱着下一个单词,你根本就分不清这句话,从哪开始又到结束。看完文章就是一头雾水,什么也不知道。

我们的文言文也有类似的情况。

你的文章要想让更多人看到,就需要“啰嗦”点_第5张图片

红色圈圈的就是古代文言文的标点符号

以前文言文是有标点符号的,但是各门各派的标点符号不一样,而且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跟日常用语,也就是自然语言不一样。现在你要是没有完全掌握,看文言文就是像在看天书。

这种情况放在现在书面语表达上,也会出现以前那种猜谜的情况。毕竟你看我们每年的人均阅读量,跟其他国家比起来,实在惨不忍睹。

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不确定性就越大,对我们的阅读能力的挑战也更大。

第二个原因是,“啰嗦”的表达方式,降低了工作记忆的负担。

因为你把不确定的,不熟悉的信息,用常见的,大脑习惯接收的方式,表达出来。

工作记忆就能够轻松地跟长时记忆联系起来,减少了不少的认知负担,理解跟记忆就容易得多。

现在要你按顺序记下这几个单词,M D P H D R S V P C E O I H O P,你能记住几个?

要是换种方式呢?MD PHD SVP CEO IHOP,把上面的单词用熟悉的方式联系起来,你就很容易记得住。你看CEO这三个单词肯定会联想到它是什么意思,对你来说,那就是一个单词了。

但是IHOP呢?你可能就做不到用一个单词去记忆了。International House of Pancakes,是国际饼屋的意思,你要是知道了这个词组,IHOP对你开始就成了一个单词,记忆负担就减少了3倍。

那要是把上面的所有单词,变成像“CEO”这样的记忆方式,怎么做?

The MD and the PhD RSVP’d to the CEO of IHOP.

翻译:这位医学博士和这位哲学博士回复了国际饼屋首席执行官的邀请。

好几个单词,用熟悉的语法规则,让他们的含义联系起来,理解和接受是不是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传递信息的高效方式,就是你要会说人话。要站在对方的视角去表达,用他们能够理解,习惯接收的方式,把话说给他们听。

如果实在做不到,那就多说几遍,尼采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是没有道理。有时候把话多说一遍,会更清楚,不要怕别人觉得你很“啰嗦”。


你的文章要想让更多人看到,就需要“啰嗦”点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文章要想让更多人看到,就需要“啰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