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炣说书——《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

张炣说书——《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_第1张图片

“红苹果”与“青苹果”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着自己的喜恶,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可以这样说,这世界上有多少人生存着,就有多少种价值观所附庸着。虽然如此,我认为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繁为美”的,特点是喜欢追求“多”;另一类则是“以少为美”,特点是喜欢追求“少”。(当然还有一类是追求“中庸”的,特点是喜欢追求“不多也不少”。)

这两类人就像是天平上的“红苹果”和“青苹果”,谁都没有对,谁也没有错。它们是平等的,谁都不比谁更优越。我相信无论是“红苹果”还是“青苹果”,都有可能追求并获得自己的(终极)幸福。

事情是,碰巧我是属于“追求少”的那一类,碰巧“极简主义”符合了我的价值观。我与“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结缘,归根结底,是源自于我内部深层的需求。表现出来即是某种“价值取向”,即价值观。极简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同时它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具。

心之所求,价值所在

我如何找到了本书?简单说来就是,起先在B站上看到他们拍摄的同名纪录片,之后某天在亚马逊看到这本书,于是就买了下来。总之,我“找到”了这本书。确切的说,是“求简之心”让我找到了它。

那么,《极简主义》,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是否是一本践行极简主义的“圣经”?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看来,它至多是一本“工具书”。它是Joshua和Ryan在极简之路上的行动证明与亲身经验。它是他们俩的极简价值观。

但是作为工具书,这本书确实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与可行性,里面提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拿来借鉴、试验和实践。作者告诉我们极简主义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而是人人都可以实践的,实践起来也并没有那么难。因为极简主义本质上即是简单的。实行(实践)极简主义(或断舍离)势必是简单容易的。假如实践起来复杂了,那么势必会本末倒置,从而偏离求简的“主干道”。本书在对极简主义的普及化上有着它的价值。

作者总结了他们认为的五种最重要的价值,分别是:健康、人际关系、热情、成长和奉献。作者认为在生活中去实践它们便能给你带来幸福感。于此,我不置可否,亦无法置评。因为这些即是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无对错。我觉得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为好。

我唯一想分享的是,书中“奉献”的章节中的“价值论”。我觉得挺有意思。作者认为“价值”不是你觉得自己有价值就是有价值,而是你对他人有用才是有价值。每天去帮助别人,为他人增添价值,那么就是使自己更有价值。所以价值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我想这应该是指人在社会学上的价值吧。

Joshua和Ryan的这本书,是他们的极简(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呈现。书的副标题是:“活出生命真意”。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活出自己的生命真意,也许这才是极简主义(生活)真正的意义吧。

世界是“我”,也是“你”

书中对极简主义的定义是:“极简主义是一种让你摆脱生命中的冗余、更加专注于那些最基本事物的工具。” 也许你会觉得有点眼熟,这不是断舍离(的东西)吗?没错,从本质上,极简主义与断舍离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在字面上。(所以,我们经常会被表象所迷惑,而导致我们没有向下探索的心。)虽然字面意思不同,但是其本质都旨在追求一种清晰、简化和(过)有质量的人生

然而——我相信世界的包容性、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相信世事无常、我相信一切皆有例外。我很讨厌一种狭隘性,即幸福的单向性之说,譬如这样一个句式,“你惟有怎么怎么样,你才能触及真理,最终你才能幸福。” 每每看到类似的言论,我就觉得哪里不对。甚至觉得是“反人类”的。因为它违背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不是道。因为“无常”即是“道”。

极简主义便是我的“道”。我奉行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我追求“少”,我崇尚简单和朴素的生活,并深信通过极简主义(这个工具)能将我引领到幸福面前。而我业已开始践行极简主义,对极简主义的理解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开放。有了心得,便开始写一些文章分享出来。

最后,引用《精力管理》中的一句话:“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生活赋予你怎样的意义,而在于你是否主动将生活变成自己价值取向的载体。”

对于我,“极简主义”便是那载体。或许,你的回答会有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炣说书——《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