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年糕钱与粉丝的故事

老字号年糕钱与粉丝的故事牛街流传着一句谚语:“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买切糕”。可见,切糕在牛街的小吃中占了重要的地位。

年糕钱,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在北京的牛街有户人家钱启承。钱启承以卖烧馍馍为主的面食,烧馍馍就是现在的油酥烧饼。那个时候的油酥烧饼,有咸的有甜的,而年糕只是一个辅助的食品。

老字号年糕钱与粉丝的故事_第1张图片

那个时候钱启承一家在北京的生活也还过的去。但是,到了下一代的时候,孩子们要独立生活,养家糊口,这时候也多半是子承父业。

钱启承的六个孩子,有四个都是做卖烧馍馍生意。到了民国,老五钱宝文成家立业,可是他不愿意和几个兄长一样做同样的买卖,就想另辟蹊径,于是他想到了--卖年糕。

老字号年糕钱与粉丝的故事_第2张图片

于是他就开始想父亲学习怎么做年糕,还在加工的花样上下了功夫。那个时候做个小买卖不用太多的本钱,多是推着车子和和挑着扁担就开始沿街叫卖了。

每天天不亮,钱宝文就开始起床做年糕,天刚刚微微亮,年糕就做好了,等到太阳露出笑脸,钱宝文就推着小车出发了,从牛街到石景山,沿街叫卖。

生意一直还不错,每天基本都卖完了,老人和小孩都爱吃。那个年代可以吃的可没有现在丰富,那年糕小车走过街头巷尾,因为这一声声叫卖,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充满生气。

这样的生意要想做到长久,重视信誉,童叟无欺是肯定的。不仅如此,对于那些没有钱买的穷人也是很慷慨的赠送他们吃,这样一来二去,大家都愿意买他的年糕吃。

老字号年糕钱与粉丝的故事_第3张图片

却说石景山有位郭书生,有一天听到了这个吆喝声,让这书生为之一振,心情大好,料想谁能有武生般的吼声呢?便走出来和钱宝文攀谈起来,吃了一块年糕。

自从吃过年糕之后,此后就再也没有落过趟,每天都会吃年糕。有一次钱宝文得了重感冒,几天都没有出门卖年糕,可把这郭书生着急坏了,这几天早上几乎是水米不进。

时间一长,郭书生和钱宝文就相互熟悉,后来郭书生思忖一番,赠与钱宝文一首诗:“年年富裕向高攀,糕寄祝福情万千。钱记蒸笼松软细,红丝枣米馅香甜。”

就这样,“年糕钱”随着郭书生的这首诗,名声越传越远......

更多中华老字号文化,敬请关注老号营;文章来源于老号营,如有转载,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字号年糕钱与粉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