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跟我一起上一堂“批判性思维”的公开课(二)

大家好!欢迎跟我一起来上Cardiff University 的教授 Dr Howard Barrell 的系列讲座“critical thinking”。我将争取每周更新一讲。今天是第二讲。

前方高能警报!

上周一,在娓娓道来,略为轻松地聊了聊“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之后,这周开始进入了比较“硬”的理论阐释环节。虽然这一讲有点枯燥,但涉及了重要概念的定义,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讲。诸位就请捏着鼻子看完吧~ 加油!

好消息是,这一讲很短,内容不多,那么,我们开始吧!


第二讲 The Elements of Arguments  论证的构成要素


思考 vs 想

我们说过,为了更好地理解理性思考,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理性思考如何区别于单纯地想。

- 当我们仅仅处于单纯地想 的时候,想法不请自来,一个接一个。但当我们在做理性思考 的时候,我们主动地将想法组织起来,一个想法支撑另一个想法。这一主动的理性思考过程我们称之为“推断(inference)

- 推断关涉不同想法之间的特定关系。当我们从 A  推导出 B 的时候,我们从A走到B,因为我们相信A支持或者证明了或合理化了B的真实性。


论证(argument)的构成要素

我们现在来看看构成一个普通论证的各种要素。他们是:

- 推断指示词(inference indicator)

- 若干命题(statements)

- 一个或若干前提条件(premises)

- 一个结论(conclusion)


‘Inference indicator’ 推断指示词

我们先来看看推断指示词 这个术语指什么?

当一个词指示一个命题(statement)支撑、论证或者合理化了另一个命题(statement),我们把这个词称为推断指示词

英语中常见的推断指示词包括:

- since 由于

- thus 因此

- implies 意味着

- consequently 从而

- because 因为

- it follows that 由此推断

- given that 鉴于

几乎所有其它语言都有类似的推断指示词。


推断指示词的缺省

有时推断指示词会在论证中缺省,这在论述者认为推断的性质是显而易见时会发生,英语和其它语言中都有这种情况。

比如:又下雨了,我最好带上雨伞。

推断指示词在不在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论述者所述论点的相互支撑关系,这一关系才是决定是否为推断的关键:如果两个想法藉由此类关系连接,则构成了一个推断。否则,则不是。


命题(statement)指什么?

我们现在来看看命题。我们在使用“命题”一词时,是有所特指的。

我们用命题 论证一个推断,命题表述为一系列言词。命题是用来提出一个断言的一句话(由若干词组成),这个断言能够被证实或证伪。如果一句话无法被证实或证伪,则不是一个命题。


论证(argument)指什么?

当一个推断(inference)以命题(statements)的方式表达,就称之为“论证”(argument)

论证就是由一系列命题(statements)构成,并声称,其中的一个或若干命题(statements),在此我们称之为“前提(premisses)”,支撑了另一个命题(statement),在此我们称之为“结论(conclusion)”。

每个论证都声称其前提支持其结论,或者,结论被其前提所支持。

以下是个一个论证的简单例子:美国的年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年经济总量的30%,日本占全球年经济总量的16%,所以,美国的经济规模大于日本的经济规模。


在上述论证中:

哪部分是命题?

哪部分是前提?

哪个是推断指示词?

哪个是结论?


P1 前提1:美国的年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年经济总量的30%

P2前提2:日本占全球年经济总量的16%

推断指示词所以

C1 结论1:美国的经济规模大于日本的经济规模。

(Premiss/es:     P1, P2, P3 … etc

Conclusion/s:  C1, C2, C3 … etc

Missing Conclusions: MP1, MP2, MP3)


下一步:评估一个论证

当我们试图评定一个论证的质量时,我们要看什么呢?我们要看三方面:

- 我们评估该论证声称的表述,也就是说,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成立。这就是说,我们要验证其逻辑强度

- 我们验证前提条件的真伪

- 如果我们确认推论的前提为真,同时,该前提确实支撑其结论,那么我们说,论证是可靠的。


看到这里的同学们,恭喜你们!终于结束了枯燥的一讲。在接下来的几讲中,我们将逐步示范怎样评估论证的质量,欢迎大家下周跟我一起上第三讲“Logical Strength”。

下周见~


2015-4-13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跟我一起上一堂“批判性思维”的公开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