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丹尼尔·戈尔曼
选自|《情商2》
有一位足球运动员,人们都说他虚荣,这一点都没有冤枉他,我们姑且称他为安德烈。
他总是能够在关键比赛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因此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在球迷情绪最热烈、闪光灯闪个不停而且奖金最高的比赛中,安德烈的表现也最出色。
他的一位队友曾经告诉记者:“在比赛的时候,我们很高兴安德烈能够上场。”
但是他又补充说:“其他时候安德烈真是人见人烦。练习的时候他总是迟到,来了之后就大摇大摆地在场地中走来走去,就好像他是上帝对足球界的恩赐一样。而且他目中无人,从来不尊重其他球员。”
此外,安德烈还有个毛病,在练习赛或者非关键比赛中,他总是状态一般。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使他声明狼藉。有一次,因为队友把球传给了另外一名球员,没有传给他,虽然球进了,他还是差点对那位传球的队友大打出手。
安德烈是典型的自恋者。心理学家认为,自恋者行为的驱动力就是对荣誉的渴望。研究者发现这些自恋者厌恶常规,但在面对困难的挑战时会十分兴奋。这种人非常适合压力大的工作,比如律师和领导阶层等。
正常的自恋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一个受宠的婴儿往往会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核心,所有人都要停下手头的事情来满足他的需要。
长大之后,这种态度逐渐演变为一种积极的自爱意识,它会带给人们适度的自信,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缺乏这种自信的话,人们就无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或力量。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自恋状态是否正常,那就是他们产生同理心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那么他们的自恋状态往往是不健康的。
心理学家提出,许多自恋者都会去从事高压力、高回报的工作。尽管这种工作可能存在巨大风险,但是可以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无上荣誉。
就像安德烈一样,当胜利向他招手时,他的状态就会达到兴奋地巅峰,表现也就最出色。这种自恋者在商界可能会成为传奇领袖。
心理分析学家迈克尔·麦科比在研究并且治疗了许多自恋型领导者后发现,在商界,随着职位的升高以及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当然收入和名气的回报也越来越高),这种自恋型领导者也就越普遍。
在冷酷的现代商业社会中,这种雄心勃勃并且充满自信的领导者能够得心应手。
他们中最杰出的人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天才战略家,他们可以掌控大局,从容应对危机四伏的挑战。他们不仅自信,而且能够接受批评,至少他们会听从知心好友的意见。
健康的自恋型领导者善于反省,并且乐于接受现在的检验。他们具有远见,即使在实现目标的艰苦过程中也能做到举重若轻。他们乐于接受新消息,因此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思想不会僵化。
不健康的自恋者则希望得到别人的推崇,而不是喜爱。他们的特点是专制,而且擅长培养自己的亲信。
在商界中,他们经常是改革派,他们奋斗的动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渴望成功所带来的光环。
而且由于他们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在追求目标的时候总是咄咄逼人,不惜代价。麦科比认为,在动荡时期,这种人可能会因为推动激进改革的胆识而魅力四射。
但是这种自恋者的同理心是选择性的,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完全漠视他人的感受。比如他们会关闭或者卖掉公司,或者大规模裁员,而不会对因此遭难的员工抱有同情心。
因为没有同理心,他们也就不会感到歉疚,对自己员工的感受和需要也就无动于衷。
自我价值感是评判自恋状态是否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不健康的自恋者内心通常不坚定,缺乏自我价值感。
如果他是领导者的话,那么即使他提出的计划十分出色,他也无法容忍任何批评。即使是建设性意见,他们也会认为是对自己的攻击。
对批评的过度敏感还意味着自恋型领导者不会广泛征求意见,而是仅仅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忽略那些反驳自己观点的事实。他们不喜欢倾听,只愿意鼓吹自己的观点和教训别人。
尽管一些自恋型领导者的确取得了非凡成绩,但是也有一些会给周围的人们带来灾难。如果他们博友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忠告有缺乏约束的话,他们就很可能会把公司引入歧途。
麦科比警告说,如果公司的高层中有许多自恋型领导者,公司必须设法迫使他们广开言路。否则,这种领导者周围只会剩下毫无能力的阿谀奉承之辈。
曾经有一位自恋型首席执行官来麦科比这里进行心理治疗,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容易对员工大发雷霆。即使是有益的建议他也会嗤之以鼻,并且还会轻视提出建议的人。
在接受心理分析后,这位首席执行官把他的愤怒归结于童年时受到父亲的冷落。那时,不管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他的父亲都无动于衷。
他意识是,他现在正在从员工的赞美中寻求补偿,而且还必须是滔滔不绝的溢美之词。难怪他听到不同意见就会勃然大怒。
清楚自己的问题之后,这位首席执行官开始调整自己,甚至开始对自己这种渴望赞美的心态进行自嘲。
一次,他向公司高层宣布了自己在接受心理治疗的事情,并问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在沉默了很久之后,终于有一位主管鼓足勇气说,他好像没有原来那么爱发脾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