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维克多的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是读书日时当当打折买的。“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并入选香港大学必读50本图书。到今天,它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量已达1200万册。”很牛吧。
先说结论:我给三星半。
前半本讲述作者本人集中营的经历真的是开了眼界,但是后半本讲述意义疗法时读起来一阵恍惚。
先说前半本: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纳粹的集中营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恶行之一了。作者说,囚徒在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
第一阶段:收容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情绪是惊恐。作者和其他人一起被押送到集中营后,接受军官的“分配”,快轮到时,他得知:分到左边的是老弱病残,分到右边的是能干活的人。晚上,作为少数分到右边的人,作者打听分到左边的朋友被送达哪里了。那人指向远处的烟囱,说:“你可以在那里见到他,你的朋友正慢慢地飘向天空。”原来,他们被送到了焚烧室。走进去之前,每个人领了一块香皂,焚烧时的门口还写了“澡堂”二字,很多书中都有这个画面。在战战兢兢中,活下来的人所能做的只有服从。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忍受了诸多非人的对待。九个人睡在木板上,合用两条毯子。每天的食物只有一块面包和汤。此外还受到精神上的折磨。与此同时,情感变得麻木。“当我正用冰冷的双手抱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大口喝着,偶尔瞥见窗外那刚刚搬出去的尸体,他直愣愣地瞪着我。两小时前,我们还在交谈,现在却阴阳两隔。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我继续低头喝汤。”这就是第二阶段,所谓“适应”和种种冷漠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最终,保持了精神自由和意识独立、能够积极生活的一群人走了出来,获得了新生。“对未来丧失信心的犯人走向了毁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活下去。
作者主张接受苦难,把它当做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非必然)的经历,直面苦难,寻找机会。
书的后半本主要阐述了意义疗法。作者在关进集中营之前就是心理医生,出来后重操旧业,希望通过独特的经历和学识帮助更多人。意义疗法属于精神分析学派,受佛洛依德影响。根据我有限的知识,弗洛伊德的学说在心理学上似乎已经过时了。作者的主要意思是:生命在任何时候都有意义。发现生命的意义是人最主要的动力,可以通过三种方法: 创造事业、爱、忍受并超越痛苦。他从事的工作也是帮助别人找到这种意义。
这本书的鸡汤算是比较高级的,后半本的阐述也勉强看的下去,但总觉得不至于有这么大影响力。“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作者的这个论点莫非是精神胜利法……
关于人生的意义这个话题……
小时候,我们读书、考试。父母告诉我们,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于是我们信了。在题海里泡着,没有时间想别的,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父母满意,亲戚羡慕。结婚生子,然后教育自己的小孩……
很多人落入了那个著名的“放牛娃的故事”中的人生循环。
高一作文课,我们老师念了一个同学作文的开头,作为反面教材:“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从一出生就朝着死亡的终点驶去。”全班大笑。大家都知道,这么消极地写法是不能出现在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考卷上的。笑得同时可能还在想,这个说法真实得有点可怕,出生了就注定要死亡,但是我们不想死啊。
既然死亡时必然,为什么还要活着,还要忍受生活的额诸多苦难。
至今我不知道那篇作文是哪个同学写的,但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啊。人生本来就是荒谬的,就像西西弗神话中那个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
可是,人类也是在寻找和创造意义中活着的。所有的文化、艺术、道德、伦理,都是我们为这个本身无意义的世界创造出来的,我们认同、享受这些,不断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感,足以。
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有人想多赚钱,宁愿少点个人时间。有人崇尚精神上的富足,对吃穿用度要求很低。
怕就怕老是觉得别人的生活很有意义,自己的一团糟。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我们连自己都没整明白,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
还比如,五一假期,都出去玩了,我就在家看朋友圈照片。然后看看书,在这里胡说八道一番,也挺好。
微信公众号:莫妮卡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