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谁而动听

生命因谁而动听_第1张图片
《生命因你而动听》(Mr. Holland's Opus)剧照

版权说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共帐号:

郭知行(pumczhixing)

请注意: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和《生命因你而动听》(Mr. Holland's Opus)的见面算是一场不期而遇。

早晨看完书想到《Yesterday once more》这首歌,翻出来一听发现它是《生命因你而动听》的插曲。在上豆瓣一搜,和菜头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极高:和《肖申克的救赎》一样伟大而动人。我可是把《肖申克的救赎》刷了不下10遍的人,怎能不看。

影片短短143分钟,描述了霍兰先生的半生。

60年代的美国,年轻的作曲家霍兰先生迫于生计去高中教音乐,从最初抗拒、笨拙和迷茫,到后来对音乐教育的执着,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30年。虽然霍兰先生没有如期成为一名伟大的作曲家,但在他一生中最宝贵的三十年中,让无数学生的生命变得动听。

虽然影片是虚构的,但并妨碍我们从中学到知识。从故事中归来,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促使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以及如何做到

真正的教育在于指引和改变

关于教育,笑来老师有个绝妙的类比: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的前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戴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受教育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判断教育成效的唯一标准是经过教育,是否能让学生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

不过,需要指出,判别教育是否有效实际上需要进行双盲测试,排除安慰剂效应。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进行,只能退而求其次,观察教育改变的个体数目和所占比例。

影片中霍兰先生教授的是音乐欣赏(美学)。事实上,在所有的学科中,美学的教学难度是超过哲学的。不仅仅是因为电影中所言艺术“没有实用价值”,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知识的诅咒,即如果我们很熟悉某个对象,那么我们会很难想象,在不了解这个对象的人的眼中,它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已经走进美学殿堂的人,真的很难教会一个门外汉去欣赏美。

影片中一个故事:有个吹单簧管的女孩,演奏时总是走音。与此同时,她来自一个亲人艺术天赋都很高的家庭。她无比渴望证明自己,练习非常的努力,霍兰德先生也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她单独加课,但效果仍不佳,因为她无法克服心理的恐惧。最后霍兰德先生抢走了乐谱,并问女孩子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你最喜欢自己脸上的哪一部分?”女学生回答是头发,因为她父亲说她的头发像是美丽的日落。于是,霍兰德先生在女学生耳边低语:“那么,试着吹奏日落吧。“这一次,女学生才真的做到。

类似的例子影片中有很多,再此不多剧透。

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教育呢

首先,老师应记住伟大的盖茨比中的那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因为老师和学生在认知水平上的不对称,导致知识传递过程的效率低下。我们必须在接受这个现实的前提下,再思考解决之道。

其次,老师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呵护着学生的希望。所谓希望,就是一个人坚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美好。需要注意,这里所说的美好并不是自动发生的,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美好,是因为今天的努力,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在学习的世界里,运气成分很低,只要有所行动,很大程度都会有所进步。但若是反过来,一旦放弃了行动,明天肯定变得更差。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再次,耐心比什么都重要,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耐心。《肖申克救赎》中有一句话,被我当作电脑桌面:“只要开始,就必须有始有终,百分百努力,不能半途而废。”事实上,无论是习得一种乐器、一项技能、一门语言,但凡真正做好过一件事情的人都知道,从0到1的过程很不容易,依靠的是日拱一卒的积累。不过,万幸的是,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真正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便改变了一切。哪怕有过一次从笨拙到熟练的体验,我们便能消除对于学习其他技能的恐惧。因为这种体验让我们平静地接受刚开始练习的进步缓慢,让我们期待练习后的熟练运用。

最后,教育者辅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意。或许有人天生便喜欢学习,但事实上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都是在后天才发生转变的。教育者有义务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多重重大意义:学习让一个人变成“更好的自己”;学习是普通人实现崛起的效率最高的途径;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习本身是有乐趣的:在学习过程中,当一个人经历完“盲目自大”、“质疑”和“沮丧”,通过“苏格拉底临界点”后,一定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生命因你而动听插曲《昨日重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因谁而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