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通关学习笔记(四)万维钢

第四个出场的罗胖代万维钢老师讲述关于博弈论的精神,具体的知识我就不讲了。今天我来转述另一种对博理论持否定态度的看法,这是我看到的所有反对博弈论的观点中最靠谱的一种。


知识大通关学习笔记(四)万维钢_第1张图片

1、四个情况其实都可以达到

如果狱警是他俩的朋友,给他俩传递信息,两人就都不认罪;如果一个是老大,一个是马仔,就会是马仔不认罪,老大认罪,从而减轻老大的刑罚,老大养马仔一家,都坦白就是囚徒困境的结果。所以囚徒困境的四个解都有可能达到,关键看是什么情况。

2、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谎言

在囚徒困境当中看上去确实是因为个体理性导致集体不理性,两位囚犯基于自己的理性导致集体最差解。但是这其实是因为没有考虑信息费用的缘故。非合作解要成立,必须满足的局限条件是合作的交易费用非常高,则反映合作解的格子(右下方的格子)的收益就是错的,因为没有扣除合作的交易费用,一旦扣除立即就能显示其得不偿失、根本不是什么集体最优解的真正面目。以囚徒困境举例,两个犯人其实可以买通狱警,(任何人都可以被买通,只要代价足够高)可是买通所需要的代价太高了,高过了坐8年牢,所以干脆就都坦白吧。所以都不坦白的收益还要减掉买通狱警的成本,就变得得不偿失。那么所谓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谎言便大白于天下。

3、现实中囚徒困境的真相

一大堆所谓用囚徒困境能解释的现象其实根本不能用囚徒困境解释,尤其是集中于商业领域,如卡特尔的失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竞相做广告的行为……这些现象中的参与者之所以不合作甚至都不是因为合作的交易费用太高抵销了合作的收益,而是合作根本就没用!——是指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合作解格子中所显示的收益。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要是合作一起不花钱做广告,结果怎么可能是双方平分市场?一定是二者都变得默默无闻而被市场外的潜在竞争对手竞相进入将它们都淘汰出局,所谓合作解其实根本就是集体最劣解!搞博弈论的人无知到愚蠢地以为企业做广告只是为了对付市场内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而根本不懂更重要的是构建进入门槛阻止市场外的潜在竞争对手进入。

垄断是来自进入门槛,而不是什么市场内的生产者数目,用囚徒困境分析卡特尔失败也是犯了如出一辙的错误,以为用一纸卡特尔协议减少了市场内的生产者数目就能提高市场内的垄断性,但实际上由于卡特尔协议提高不了进入门槛,人为提高价格只会引来市场外的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卡特尔成员有“欺骗”的动力的真正原因是受到场外竞争压力而不得不降价求生。自从非“欧佩克”的俄罗斯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再加上后来开采页岩油的技术进步,这些“场外竞争者”的大量出现之后,“欧佩克”这号称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石油卡特尔就再也无法阻止石油价格直线暴跌,这事实完全验证了囚徒困境应用于分析卡特尔是大错特错的批判。

4、博弈论的通病

博弈论的问题是通病,绝不是一两个具体博弈有问题,根本症结在于完全无视局限条件,只是具体症状的表现会各各不同,有时表现为套套逻辑,有时却反而表现为特殊理论——暗地里换个局限条件(它称之为博弈规则)又编出一个新博弈。就拿“情侣博弈”为例,这个博弈出现之前其实早就有“先发优势”这种说法,但谁又不晓得也存在“后发优势”这回事?——有一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先行一步是先行,先行十步是先烈。还有“弯道超车”呢?再来个具体事例:阿里一直都想搞社交抢微信的市场,却一直抢不过。为啥呢?因为微信先发,有先发优势吗?那飞信比微信还更先发呢,这又该怎么解释?——最近我看到一个资料,说飞信在移动即时通讯市场上的份额最高时原来竟曾经高达80%!我这里一口气举了三种“情侣博弈”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先行十步成先烈、“弯道超车”、微信VS飞信),但背后的局限条件其实全都不一样,那岂不是可以搞三个新博弈——先烈博弈、弯道超车博弈、飞信博弈——出来了?

5、我的感悟

以上四点都不是我的原创,我只是一个知识搬运工。对于我自己来说两种说法我都会存在脑子里,因为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观念,关键是要懂得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这就是第一流的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大通关学习笔记(四)万维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