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家里把成甲老师写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仔细精读了一遍。在检视阅读的时候,我看到目录就很感兴趣:“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这些不正是我正面临的情况吗?看了很多书、报了很多微课训练营、听了不少分享,但好像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和进步,或者说投入产出比不高。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好好学习》一书仔细读起来,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看过之后,我似乎终于明白了问题出在哪。要想把书中的内容为我所用,推动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必须做到下面几点:
一、将所学知识与你的过去经验联系起来。
这个也是永澄老师曾经提到过的,但凡听课学习,要问: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
有这么一句话:不用起来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看完一本书,合上,思考一下:我能否将书中所讲的应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例如,书的最后一章讲了“黄金思维圈”:做一件事之前要问“为什么做它?”做这件事之前目的不明,不问清楚为什么做,就按自己的想法撸起袖子干起来,最后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或者远远达不到领导的要求,还得重新返工。要么就是把事情搞砸,损失一大把时间、精力和金钱。
回想起两个月前,我还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老师,可能是认为我首次课没有表现好,学管师迟迟不给我安排学生上课。经过一段时间与其他老师们切磋、反思后,我对学管师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上课了,您看下一步怎么安排?”学管老师让我再上一次试听课,内容是初中英语的所有重点知识版块。我当时听了感觉这个任务比较重,内容很多,如果是只讲某一个单元的内容,应该更有把握一些。但既然主管说了任务范围,我也没再多问,就赶快下去准备了。
现在想起来,应该再多沟通一下,多问下“why":讲所有的重点知识模块,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考察我的授课能力是否达到了上岗要求吗?如果是这样,只讲一个单元或几个知识点也能看出我的授课水平吧?还有其它目的吗?
结果通过最后的通气会,我才了解到:除了考察我的授课能力外,主管还想通过我的讲授,给所有的学管老师培训一下初中英语的重点内容。显然,以我当时的现状我只能满足他的第一个目的,如果两个目的都要满足,可能时间上需要的更多。要么就调整策略,先只讲一节某个单元的课。
二、底层认知的改变才能带来行动的改变
因为只有行动,才能带来变化。而行动的改变,首先必须要有信念和思维模式的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要接受新的观点和新的知识,必须要有一个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于和我们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看法,不能一味地拒绝倾听、接纳和尝试。这也就是成甲老师在书中所说的”绿灯思维“。
如果我们一听到反对的声音,小我就跳出来进行”习惯性的防卫“,说:”你说的不对!我不听。“然后就转身离去,这实际上也是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一个听取合理化建议的机会,这样你的进步会很慢,因为你总是按照老套路来行事,没有调整变化,最后的结果可能也还是老样子。
这里我想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
去年,我在监利一个辅导机构上班,可能前不久刚提出辞职,接下来几天工作中带了点小情绪,主管看到后就说了,他的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意就是:”你看你的简历上每一份工作干的时间都不长,每一个地方呆一段就走,难道没有反思过吗?“我一听这话,心想:“这不是在说我的能力不行吗?要不就是选择眼光有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干得长久的公司。或者心态不对,一遇到不满意的情形就想跳槽。总之就是在讽刺我。”想到这些,情绪立刻上来了,冲着主管说了一大堆话来反驳,总之就是来验证他说的没道理,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我的能力是可以的......。
事后一想,这就是典型的“习惯性防卫”(红灯思维):一听到别人说你的不是,批评你,应激反应就是反驳,证明别人错了,站不住脚。有可能反驳的理由是对的,也有可能是诡辩,找外部原因(堵车了,停电了,临时通知开会等)。实际上,如果当时冷静地想想,先不急着发话,先问问:”刘老师,您说的确实是事实,您这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您想表达什么呢?“这样一来,让对方把目的说清楚,把他的观点亮出来,有可能对这件事他会有不同的解读,说不定可以给我有新的启发。可惜我当时被原始脑控制,情绪占了上风,没有收住,噼里啪啦说一通,堵住了理智沟通的大门,失去了一次倾听不同声音和观点的机会。
所以第一个要改变的底层认知就是:
1. 对于批评和反对,先不着急反驳,放下面子,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倾听他到底说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些理由都对吗?
如果我们只是沉迷于过去的思维模式,过去的不良的习惯定式,总认为自己的做法就是对的,坚持“以我为本”的一元思维,不去尝试新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做法,怎么会有改变呢?怎么会有进步呢?
成甲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底层信念,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
很多时候我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反对,一心想找理由来反驳,来证明别人错了我对了,是因为对方的身份!因为他/她地位比我低,经验比我少,学历不如我,比我年轻,资历比我浅,或者我不喜欢这个人,所以他说什么我都不愿听。心想:“你算老几?你有什么资格说我?”
这样的心态也是关上了了解外部世界,了解新思想、新观点和新做法的窗户,把“我“等同于”我的观点/行为“。”某个人“我不喜欢,看不起,所以他说什么我都不愿听,不想听,听不进去。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对方观点/行为的正确与否,简单说,就是不能让感情来左右我们理智的判断。
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个人一次行为的结果”来给“这个人做定性的判断”。
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说“这孩子真笨!”;不能因为没考上大学,就说“你这辈子就完了!”。这样因为某一次没有做好,就把整个人整个一生都给否定掉了。应该就事论事,不涉及人身攻击,不随便贴标签,把问题扩大化。考不好,分析原因就是了。把原因找到了,下次不就可以考好了吗?
所以要改变的第二个底层信念就是:
2. 基于“事实”来判断正误,而不是基于对方的身份或你的感性认识(直觉)。
三、结硬寨,打呆仗:抓住问题的实质和最关键要素,死磕
学任何东西,都要问:它最关键的要素在哪里?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的事情也就很容易了。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坏了,其它的部件再好,汽车还是跑不起来。像游泳,不会水中呼吸,你的打腿动作做得再好,还是不能游起来。
为什么我们看了那么多书,理解力没提高呢?因为书中有些关键内容你没有彻底搞明白,所以对某个领域的理解你也是不囵吞枣,半知半解,不得要领。
所以做事情不能一味求快,在关键节点要静下心来死磕,不留疑点,把想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琢磨透。就像打仗一样,对于咽喉要道,战略高地,要不惜一切代价,不管付出多少牺牲,一定要拿下,为最后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二八原则,一件事80%的地方都很容易突破,剩下20%是难啃的骨头,是重难点,但你不理解这20%,整个事情你还是搞不定。所以我们要把80%的时间花在这20%的关键和实质问题上,这样才能有质的提升。就像成甲老师在书中所说的“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花不成比例多的时间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
书中谈到了外语口语学习,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是什么在影响你的沟通?这个问题的回答,成甲老师在书中没写。我作为一个多年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育行业从业者,用三个词回答:句型、核心词汇的多义用法以及英语思维。针对这三个方面反复练,刻意训练,定能做到脱口而出!
四、通过“反思”来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成甲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一个关键词——“临界知识”,即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例如针对“在城市郊区修建高铁站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实际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在分析原因时,作者认为“供需关系”这个更基础的规律更能深刻透彻地解释事情的结果,而不是像有些人只看到具体操作层面,给出了“高铁建设与土地规划”这样的解释。
因为“供需关系”是底层规律,它不仅可以解释“高铁建设”这个问题,还可以覆盖更多相关的领域(如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可以带动更多的因素参与行动,形成系统思维或者叫“多元思维模式”。
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发现和使用“临界知识”呢?成甲老师在书中用很大篇幅写了如何“反思”。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也会写总结和反思,但为什么没有收到很大的效果呢?因为我们反思得不够深入和彻底,也没有持续地做下去,形成每天的习惯。
反思日记就是要把针对这件事的所有思考过程都写下来,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前前后后如何看待这件事,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行动,而没有选择另外的,全部都毫无遗漏地记载下来。
例如我是这样来反思有一次我等待公交车而没有打的的过程:
表面问题:今天从超市购物出来在车站花了约15分钟等公交车,而没有打的。
问题的实质:为了省钱而浪费时间。
我的思考过程:
再等等看,不打的,嫌贵,还是省省吧。停留在原来打的10块钱去火车站,坐公交才1-2元。
错误假设:
还停留在原来的打的路线上,现在的路线只需要起步价5.5元,公交车有空调也要1.8元。后者只比前者便宜3.7元。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1)没有时薪的概念,假设我的时薪是50元,一分钟就是约0.83元。等了14分钟,相当于花了11.66元。
2)以前对自己的时间值多少钱没有很清晰的概念,总觉得只要没什么急事,等等车也无妨。只要不超过20分钟,都能忍受。
3)印象中总觉得打的比坐公交贵很多,因为以前打的都是为了去火车站赶火车,一趟10元。比坐车贵10倍。
怎样解决,有什么启示?
1) 计算一下,从时薪的角度出发,以后等车最多等4分钟,超过了省下打的的钱还不够支付我浪费的时间。
2)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听课的视频,在等车和坐车时就听书,充分利用时间做有价值的事。
所以,为了提高自己寻找“临界知识”的能力,先从写反思日记开始吧!
在书中成甲老师反复提到了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这些硬学科里寻找临界知识,因为它们比起软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可信度更高,适用面更广,更可靠。
当我们对一个问题无法解释时,可以提出“假设”,再想办法验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不正是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吗?
事先大胆提出某种观点、结论或认知,然后通过学习、试错和事实的结果来验证我们的认知是否与事实相符。
比如定日计划,写下明天要完成的三件事,实际完成了多少呢?通过日回顾来总结反思,为何没有按照计划完成?
为什么这么计划?计划需要的时间超过了实际完成的时间吗?你料想的结果是怎样的?是估算的时间太少?根据实际执行的结果,反思分析清楚未完成原因后,就可以调整你的假设,让你的日计划更合理,更符合你的能力范围。
这也是将科学领域的底层规律运用到个人时间管理上,正应验了成甲老师书中所说的“临界知识系统产生的巨大裂变威力。我想称之为”多元思维模型“也恰当吧。
最后感谢永澄老师组织的《好好学习》共读活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受到了第一次领读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