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都合法化了,你还要买车吗?


网约车都合法化了,你还要买车吗?_第1张图片
网约车.jpg

前天跟同事一起出差,预约了顺风车,早上接近时间点司机电话说到了预约地点,确认上车,一路各种聊天,到达目的地,付费下车。 这种场景已经变成我和同事外出的主要形式了,虽然有车但基本上不开,因为叫车更方便也更经济。

期间,同事提到自己在摇号,有买车的打算,等摇到就买。我突然想起自己对买车的这件事情还真有过一些思考,就聊到我自己在买车前后的变化,一家之言仅供其参考。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一时间各叫车软件、朋友圈以及有车的私家车主都欢呼雀跃,终于要天下太平了,不用偷偷摸摸,也不担心钓鱼执法了。

很多身边的朋友也明确表示,只要摇到号就买车,可能不一定经常用车,临时或者周末带着家人出去兜风玩耍想象也是无比惬意的,再退一万步讲,每到法定长假的时候抢票回家是绝对不能忍受的,有车就不一样了。再退十万步讲,大不了以后下班或者周末还可以去开车挣钱啊。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那,到底要不要买车呢?

为什么要买车?

一般考虑买车的人基本有两种目的:

  1. 为了更好的生活。
  2. 为了更好的工作。

有前者想法的人,基本上已经度过了职业初期的难熬阶段,进入了上升通道,薪资待遇已经完全满足家庭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其中多半也在计划下一代或者抚养下一代的时候。从单身狗到牧羊犬的过程各种不便,让买车成为改善家庭生活的主要动力,再加上车价越来越便宜,买车变得顺理成章。

后者基本上是两类想法。

  • 确实需要:无论是因为通勤距离过长还是接送客人或者需要拉货送货,有车都可以很好的改善工作效率和质量。
  • 提升形象:对于一些岗位,尤其是销售或者管理层,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显然无法让无法让自己有即将冲上人生巅峰的感觉。即便自己不在乎,自己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也会在乎的,人之常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

买车后有什么变化

同事说,他邻居老王连驾照都没有就摇到号了,不得不买,结果买完车在4S店放了半年,现在一年半过去了,总共跑了不到5K公里,平时车基本上放在停车场。一是,自己新手还不太敢开。二是,开车的成本太高,除了道路拥堵,目的地停车之外,定期保养、偶尔违章罚也非常让人郁闷。结果算下来,时间非但没节省下来,平时的费用也是直线上升,还不如打车省心方便。

车本身是一种消耗品,如果无法通过它产生明显的收益或便利,消耗感会在新鲜过后变成一种持续的负担,让车主惶惶不可终日。别人没想清楚的人总期待找个可以改善目前状态的活计平衡消耗感,搞的很是辛苦郁闷。何苦呢。

那么,到底要不要买车?

买车的目标是否明确?

买车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效率或者改善生活或者装逼,其它要求对车来说也算是强求了,因此能不将注意力放在各种消耗形式带来的负面情绪上,尤其是新鲜劲过后,就算是比较理智的了。比如:

  • 停车难、停车贵带来的各种不爽。
  • 堵车迟到被领导点名批评。
  • 车买回来因为各种原因放置,使用频率过低。
  • 交通事故纠纷带来的精力与金钱的消耗。
  • 各种费用算下来完全超出天天打车。

买车的账算清了吗?

目前一般的家庭用车基本在15万左右,加上大城市的车牌摇号之类的费用,基本上17-18W跑不掉。一辆车的使用寿命按10年计算,20W公里计算,每公里的油耗0.5RMB,每5K公里做一次常规保养200RMB,加上每年汽车保险4000RMB,停车费每天10元,基本上一辆车到报废费用:18+20x0.5+(20/0.5)x0.02+0.4x10+3.6=36.4W。还不带任何罚款的。

如果每天按照100元的打车额度,每月30天工作日,10年下来总共要花费多少? 10x12x30x100=36W。你确定每天都用的够100元打车费?

除了经济账,还有时间帐。每次找车位、保养、维修、交通事故、年审等等消耗的时间是否可以接受?

买车的是否达成一致结论?

最怕的不是有分歧,而是有分歧不直接说明,埋在心里的不爽会因为某次极细小矛盾爆发出来,那绝对不是什么值得尝试的事情。一开始达成一致结论才是真理,如果没办法达成一致,最好先解决了再进行下一步。

最后,你确定了买车了吗?尤其是在最近网约车即将合法化的前提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约车都合法化了,你还要买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