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囤的东西,够你用多少年?

双十一囤的东西,够你用多少年?_第1张图片

前两天在果壳上看到一篇超好笑的推送,题目是《100年后,我终于用完了双十一囤的卫生纸》,内容和评论一样精彩。

有人说:买了100斤大米,结果算了一下发现这些米两年后才能全部吃完,而大米的保质期就9个月。

有人说:囤了一堆沐浴露,足够全家用二十年,价格是平常买两支的价格,只能安慰自己说用不完还可以洗衣服。

最搞笑的一位是:九几年通货膨胀时,家里囤的火柴之后用了好多年。

看来「囤货」不只是双十一才带来的行为,更是跨越时代和种族的通病(参考国外的Boxing Day和Black Friday)。正因为大家都喜欢囤不必要的东西,「断舍离」的理念才能在这几年流行起来。

我父母也是爱囤货一族的成员,只要碰上打折,家里就会多出很多洗发水、卫生纸、袜子... ... 

第一次出国的时候,因为对国外的情况不了解,父母给我打包了不少餐巾纸。结果出了国门才发现,其实国外的服务细节都挺到位,出门根本用不着自带卫生纸。结果就是:这几大包餐巾纸陪了我一年又一年、辗转了几个城市,至今还有4小包没有用完...

我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囤东西呢?我个人觉得,还是源于人类本能对于生存资源的渴求。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生存资源一直都是非常匮乏的:食物是不充足的,安全的地方是少量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营养的摄取:古代的饮食营养是跟不上的,所以当我们遇到肉和糖这种高热量的食物时会猛吃,这是因为在当时长期饥荒的时代需要热量。

但到了现代社会,这些食物都可以大量生产,所以现在即使是少量摄取都已经超标了。今天我们的营养已经过剩,然而我们还是保持了这种欲望,所以肥胖特别多。

我们大部分人在面对一件一年用不了几次的物品时,都能在购买前稍稍克制一下自己。但面对洗发水、沐浴露、卫生纸这些日常消耗品时,还是忍不住地买买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这些都是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东西,即使现在不囤,将来也总是会需要买的。

再加上商家喜欢运用各种打折促销策略,激起我们心中的「损失厌恶」情绪,让我们觉得失去了这次打折机会就是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到打折季,在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下,很难有人做到真正的「心如止水」。

学会「适度」地购买,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相关文章:
最大的浪费,就是买而不用

前一篇:
「四步解题法」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十一囤的东西,够你用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