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嵇康

    在当今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当人们超负荷工作或学习,他们会感到压抑难受,特别想逃离现在的生活,这个时候一般人都会想到庄子,羡慕他的超然度外,不拘一格。但我首先想到的便是魏晋那些名士,他们过着潇洒自由闲适的生活,不在乎名,不在乎利,在那些名士中我最欣赏嵇康。现在的年轻人谈到嵇康,首先想到的估计只是他的广陵散,在我看来这个有点遗憾。因为嵇康的代名词不仅仅只有这个。

    众所周知,广陵散可以说是嵇康的绝唱。刑台上,他没有丝毫畏惧,台下三千多大学生稽首看着他,司马昭也盯着他。那个时候若能说一句求情的话,或许历史将会重写。可他在尊严和生命之间做出了明确的选择,只大喝一声“把琴拿来。”抚着琴,伴着风,一曲《广陵散》诉说了自己不对王侯将相拆腰的决心,也洋溢着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曲了,闭上眼,长叹一句“《广陵散》从此绝矣!”就这样他淡然离去,与世再无一丝牵连。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让当时的为之动容,也让后世的人们为你点赞。同时我也为你音乐才华叹惋,谁还能写出广陵散那样的惊天之作呢!

    除了广陵散,他还是竹林七贤的精神的领袖。后人将嵇康和阮籍等人称为“竹林七贤”,在我看来竹林七贤是那个时代贤者的一个缩影。嵇康是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他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主张什么规矩、传统都不要了,人活着就是潇洒、快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喝酒、吟诗、弹琴,醉生梦死。其实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外表风光,内心沧桑。竹林七贤亦是如此,他们的伤痛来自那个黑暗的时代。虽然时代黑暗,但竹林七贤士都活出了他们想要的态度,自由自在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少了当代人的压力和烦恼!当代的我们很是羡慕当时的他们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尽情享受山间呢明月和山风,无比亲近大自然。

  以前很幸运看到一则关于嵇康的故事,它深深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之中。很文艺地写出了嵇康当时内心的焦灼与无奈。它写到,在田园小房中,他痛饮苦酒,一杯接着一杯,每杯都好似穿肠的毒药,恨那个自己曾说“常谓之知言”的山涛,想起曾经的时光,自己与阮籍、山涛等人游于竹林之中,不时传来欢笑和琴音,多么闲适。可如今当山涛竟诱荐他为所恨的司马氏做官,嵇康坚定地写下了《与山涛绝交书》,他宁愿与好友绝交,也不愿为司马氏效力的决心深深地打动了我。嵇康的这不屈的本性让我佩服。嵇康不屈服于当朝贯穿他的一生,可惜的是,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我有时候在想这个到底是他人生的亮点还是瑕疵。也许有得必有有失吧!

  不知是上天的捉弄还是命运的安排,好结交朋友的嵇康最后为朋友而死。我特别心疼他这点。原本他可以独自在树下一锤锤地打铁,有时也会有朋友向秀来帮忙。朋友对他而言就是那么的重要,所以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朋友吕安,当然也有得罪了钟会的缘故,舍弃自己的生命。嵇康死后,挚友阮籍一年后亦他随从了他的步子。其他的曾经志在山林的朋友们也一一走了官路,实在是因为嵇康的死,使得山林里回归自然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已不再快活了。

    我心中的嵇康是音乐才子,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有贤者之气,他有超然度外的风度……难忘嵇康,他值得每个时代的人去纪念回忆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中的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