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票据业务急刹背后 票据贴现流入股市或非个案

导读:部分资金间接进入股市,股灾亏损后导致无法偿还,监管收紧又反过来影响市场,违规资金只能平仓脱身。

银行票据业务急刹背后 票据贴现流入股市或非个案_第1张图片

文/肖君秀

微信号:chinatimes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报联系


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曝出的39亿票据案和近10亿票据承兑案令银行票据业务处于风暴眼中。


银监会对该业务收紧,2015年12月末下发《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本报记者了解到,银行正在紧急自查,目前部分大行已暂停相关票据业务。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称,通过票据贴现余额与上证指数的对比,发现有强烈的正相关性,票据贴现进入股市估计并非个案。


2015年票据贴现余额暴增,从2014年的2.5万亿元增至4.5万亿元,几近翻倍,其中部分资金间接进入股市,股灾亏损后导致无法偿还,监管收紧又反过来影响市场,违规资金只能平仓脱身。

票据险情


中信银行是今年第二家爆发票据风险的银行,1月28日,中信银行称,经核查兰州分行涉及风险资金金额为9.69亿元。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本行正积极配合侦办工作,加强与相关机构协调沟通,最大限度保证资金安全。


此前,农行公告其北京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涉险金额为39.15亿元。两者加起来风险资产近50亿,拉开了银行票据业务的警报。


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称,票据市场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原本是一种解决贸易双方信任问题的支付工具,最后被玩成了中小企业的纯融资工具。”


中小企业或票据中介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将资金从银行融出之后投向了何处?一位城商行深圳分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些融资大部分投向固定收益类,如银行理财、货币市场等,进入股市应该比例很少。


去年12月末,银监会下发了《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 [2015]203 号),称在2015年上半年票据业务现场检查中,发现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业务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审慎行为,对票据业务的七大风险作出了提示。


银行收到上述通知后,2016年开年即进行紧急自查,本报记者了解到,一些大行暂停票据业务,这给市场造成了流动性压力。因为票据是中小银行融资的主要工具,大行一收紧票据融资,资金便紧张。为了缓解年关资金需求,央行本周净投放5900亿元。


票据利率出现上涨。申万宏源数据显示,三年和五年期AAA票据收益率分别上升6.5和5.6个基点至3.03%和3.26%。此外,珠三角票据直贴利率、长三角票据直贴利率、票据转贴利率均上升10.5个基点,分别涨至3.60%、3.55%和3.50%。


杨荣称,银行票据业务收紧给银行及市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产将提前出售,相关违规资金犹如惊弓之鸟,为及早平仓脱身或提前卖出相关资产,“股市、债市可能因此面临短期资金外流。”


他认为,票据出风险的银行利润将会直接受到影响,银行自查需一段较时间,其间金额较大的黑天鹅案件或逐渐暴露。其还认为,监管高压叠加年底信贷冲量完成,2016年一季度票据贴现业务预计会显著下降。

变异路径


农行和中信的票据风险,还在立案调查之中,资金去向尚未正式公布。


有市场传闻称,农行票据的银本票在回购到期前,就被某重庆票据中介提前取出,与另外一家银行进行了回购贴现交易,而资金并未回到农行北分的账上,而是非法进入了股市,由于股价下跌,出现巨额资金缺口无法兑付。


作为有融资功能的企业结算工具,票据业务是如何异化成一种融资业务,且杠杆不断放大的呢?


票据贴现业务原本较为安全,当银行开票时,按企业信用程度收取不同比例的保证金,比如低的50%,也有可能100%。这些保证金便可以算作银行的存款。当企业在A银行拿到票据后,到B银行去贴现拿到资金,这些B银行一般都是信贷额度过剩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


王剑举例说,一家企业找一家银行融资,但该银行没有信贷额度了,“但你只要存个200万元,我可给你开个400万元的票据(期限半年),你拿去隔壁那家银行贴现,可拿到388万元。”


王剑称,票据业务要有真实贸易背景,但一些企业并没有真实贸易,一些票据中介便进入帮助企业伪造单据。企业又得掏出一部分费用。整个过程,开票银行、贴现银行、票据中介都在吃肉,只有企业是不停割肉。


“理论上,票据中介也可选择重复上面的动作,拿这资金继续收票,继续卖给银行。理论上,他可以做很多次,提高周转,把杠杆放到巨大,玩的就是心跳。风险在于如果央行加息,利差倒挂了,亏损的是利息,但如果周转次数太多,总的利差损失巨大,那么中介就只能跑路了。”其称。


王剑分析,票据融资的风险在于,银行多种考核指标活生生把票据这种带融资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玩成了纯融资工具,功能严重异化。此外操作环节需要手工处理,并且有中介参与,存在监管漏洞,套利模式逐步向高风险升级,甚至演变成违法犯罪。


央行公布的截至2015年12月的票据融资数据是4.5万亿,市场认为这个数字或并不完全,真实规模远不止这个数字。


现在的问题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资金进入了股市?平安证券最新分析报告称,承兑汇票总计为10万亿规模,其中未贴现票据规模5.5万亿,贴现票据4.5万亿。在银行表内的除了贴现票据(算作贷款)以外,最大的涉及票据业务的科目为买入返售。相对风险较大的是银行通过买入返售业务进行的票据交易及资金拆借业务。


平安证券认为,从资产配置来看,票据融资的资金流向仍以较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为主,涉及到权益类的部分较少。


实际上,进入股市的这部分资金,通过半年多时间三轮股灾袭击,该平仓的也都已差不多,亏损还不上钱的中介或企业,银行开始采用法律手段追讨。


平安证券根据数据进行估算,目前涉及203号文7类违规业务的买入返售票据规模大约为1万亿,已较2013年高位有明显回落。那么票据市场降杠杆的过程影响会持续多久呢?“一般由于票据的久期在3-6个月,因此影响也大约会持续1-2个季度。”该报告称。


有消息称,中信银行兰州分行9.69亿元票据风险事件相关涉案人员目前已被警方控制,涉案资金及票据也已被冻结,警方正对案件加紧侦破。


近年来,票据业务风险事故频发。王剑认为,治标的办法是票据业务电子化,但近年推行效果不理想,原因主要是受既得利益者阻挠;治本的方法则是铲除导致票据业务异化的土壤,合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纠正对银行各种过时的监管和考核。


華夏時報—思想创造价值—

  微信 | chinatimes

  微博 | @华夏时报 @水皮

  网站 | http://www.chinatimes.cc

银行票据业务急刹背后 票据贴现流入股市或非个案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银行票据业务急刹背后 票据贴现流入股市或非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