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日本人的“矛盾体”之“各就其位”

在前面的“战争篇”里,作者提到战争中的日本,很多动机和行为,都来源于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追溯日本的多次变革,长时间受到西方文化的浸透让日本早已日渐西化,等级制度也在弱化,但日本仍然无法摆脱“贵族社会”的标签,等级的影子也无处不在。


那么,在日本历史长河中,如此顽固扎根的等级制度究竟是什么呢?


传统的日本等级制度

日本的等级划分十分复杂,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世袭固定。最高等级是皇族和宫廷贵族,在此之下分为士、农、工、商,最后是贱民。尤其在德川幕府阶段,这种等级制度更加稳固。深居京城的皇亲贵族,并无实权,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天皇和将军的“双重统治”状态,但是即使天皇是权力上的傀儡,却依然保持着神圣。除此之外,武士的地位尤为显贵,农、工、商、贱民统称为“庶民”。武士不能从事生产,完全靠农民缴税来为生。一方面武士变成了“寄生虫”,另一方面,农民被高额的税赋压抑地极度贫困。统治者用这种方式把武士变为维护自己利益的筹码。

幕府阶段,等级制度还有一点很有趣,就是商人的地位很低,仅仅高于贱民,这让当时的西方社会很难理解,就算放到当下,也会有很多疑惑。其实,当时政府是很担心自己利益被侵害,封建制度动摇,所以幕府严格限制了商人的行为,把商人踩在了脚下。

也许很多人说,现在日本,早已结束封建统治制度,这些等级多说无益。但是实际上呢?无论是日本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是衰退阶段,等级制度,虽已远去,但从未消失。


历史演变后的等级制度

每一个时代,每一场改革,似乎都离不开“彻底变革”的口号,但最终也都是以国民怨声载道而落幕。

谈到等级制度,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主和普陀罗四个阶级对教育、工作、婚姻有着种种严苛的限制。而日本的等级制度却有某种灵活性,他们可以利用通婚、过继、收养等手段强强联合。这样的方式也为日本后续的很多变革、发展埋下了伏笔。

德川时代的后期,再苛刻的环境也无法束缚商人和武士阶级的结盟。武士阶级拿着每月固定的俸禄,无所事事;商人因地位低下失去很多致富的机会。他们利用表面上的“联姻”,实质上“买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共同体。后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著名的明治政府就是典型例子,以“彻底打破等级”安抚人心,最后却因“财权联盟”不得人心。农民、工人依旧是弱势群体,无法翻身。著名的明治维新也是如此,表面上简化了等级层级,实质上却没有根除本质,采取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联盟体作为政府的经济后援团,对老百姓恩威并施,让各个阶层“各就其位,各得其所。各自安心”。


当代无处不在的等级制度

当日本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封建等级制度虽已废除,但等级思想仍影响着方方面面。

在工业发展中,政府优先辅佐后援团的大财团,比如三井,三菱,他们用低廉的成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在家庭中,社会关系中,年龄、等级、辈分、性别等一系列因素时刻提醒着大家“各就其位”,这种长期的“格言”式培养,也让等级这个“潜规则”根深蒂固,深深地融入日本人的工作、生活、家族、夫妻各个关系场景中……

而在这种制度的长期影响下,日本人的“矛盾体”特征也日益显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菊与刀》——日本人的“矛盾体”之“各就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