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亲手扼杀了你的创造力

不要亲手扼杀了你的创造力_第1张图片
创造力也许就是那一瞬.jpg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里除了各种科普引力波的知识贴,都在转载一个5年前综艺节目《非你莫属》的视频,辽宁一个老实巴交、初中学历的下岗工人郭英森站在台上展示他“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的理论,却被台上的评委专家以及主持人冷嘲热讽加唇枪舌剑逼仄到连插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5年后的今天,美国的科学家们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全球和朋友圈都沸腾了。暂时放下这些评委专家主持人的水平高低和当时的表现不表,作为一个大众综艺节目,我们能好好让人把话讲完不?这是尊重他人最起码的表现!

接下来,我想谈谈创造力的话题。因为从郭先生的身上,我发现创造力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而创造力是有生命力的,如果不好好珍惜,就会夭折。

想要做什么尽管去做,不要听别人怎么说

记得我刚上大一的第一个月,飘满桂花香味的校园里面飘荡着校广播台招新的启事。富有磁性、悦耳温和的声音让我跃跃欲试。

回到宿舍,我拿起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挑出几篇作品练习想要去参加面试。自信心不足的我,对同宿舍的舍友说:“你帮我听听,看我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后来,我还没有读完一首四行小诗,我的这个舍友冷冷地打断我,说:“你别念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这水平去面试肯定没戏。”当头一盆冷水浇下来,我的自信心的小火苗扑腾了两下就彻底熄灭了。

面试那天下午,我在广播台外面转了一个多小时愣是没敢进去。再后来那几个月里面,我经常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不远处广场上同学“嘿——”“哈——”的练声声音,心里别提多后悔,原来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广播台都会进行专业的培训,经过培训后再挑选合适的人选,希望自己的发音更好一点的我,为什么要错过这样的机会呢?

从那以后,我对自己说,要做什么,自己埋头去做好了,不要听别人怎么说,鼓励的、嘲讽的、打击的……那些对自己都不重要,听从自己的心就好了。

大多数人赞同的未必对,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我有一个表弟,长得黑黑瘦瘦,以前每年过节去他家,姑姑都要拉着我叫我跟他好好沟通下,说她和他爸完全没办法教育他。

那年春节表弟即将参加高考,我跟他聊天,问他想报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表弟说不想参加高考了,想找个保安或者门卫的工作?我听了非常地吃惊,好家伙,完全没有一丁点志向啊!我忍住一箩筐想要喷薄而出的成功励志格言,耐着性子问:“为什么呢?”“这样的工作人比较自由,有足够的时候搞自己的研究。”“你想搞什么研究?”“说了你也不懂……”转身翻开书桌上的一本书来看,我拿过来一看,是我在大二学过的专业书《电磁学》,我边问“你看得懂吗,这是大学里的课程”,一边惊呆得掉下巴——那本书已经被从头到尾翻完了,并且连课后习题都做完了,回想起当年自己做作业经常拿同学的来参考的情景好不惭愧。

再见面的时候,表弟已经上大一了,在我工作的城市的一所三本大学学地质勘探。我请他吃饭,问他:“准备毕业了从事地质?”“恩”“常年在深山老林里面跑,你喜欢?”“我找了几本报考资料才找到这个学校和专业的,我就是要到没有人去的地方工作,那样才有自己的时间。”我觉得我的三观跟他的三观可能存在某种差异,但是我还是有接纳一切不同事物的耐心,所以我将我各种好奇心和说教欲望狠狠按了下去。

今年春节再见面的时候,表弟已经是南京大学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了。还是那样高高瘦瘦,还是各种语出惊人。但是这个时候我对他已经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了。

表弟在三年的本科地质勘探专业学习的同时,自学了天体物理的相关课程,成功考上了某著名大学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专业,真正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从事天体物理研究。

在很多人讨论专业是否热门,是否好找工作,是否赚钱多的时候,他考虑的是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在一个父母都是普通农民的家庭,在一个没有任何科技氛围的小山村,他只有一个守望星星的梦想,并且自己将自己发射到离那个虚无缥缈的空间尽可能近的地方。他不是无法跟人沟通,而是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未必就是真理。

逆着人流而行比随大流,需要多更多的勇气

最近《一席》里播出纪录片导演张赞波的演讲《一台破摄像机打开的世界》,看完演讲我从网络上找来他的作品《大路》来看。

一个本可以舒服安逸地在北京电影学院执教的教师,放弃稳定的生活,去追逐一些事件的真相和实景,去记录坚硬的社会背后柔软的时光,与一般人对选择的理解与认知背道而驰,站在台上的张赞波,让我觉得异常的悲壮!这种悲壮本不应该存在,而应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热烈。

我记得有一年我去看我所在城市的元宵节烟花表演,不到傍晚六点,到观景点的必经之路上已是黑压压的人流,熙熙攘攘,放眼望去全是人头,感觉整个路面都在颤动。我心生恐怖——万一有人摔倒推攘,发生踩踏事故简直就是百分之百!于是,我放弃了继续前行的脚步,转身往回走,转过身后,我发现比继续朝前走更恐怖——所有的人都与我反方向,我不时与人发生摩擦碰撞,巨大的压力感和不安感向我袭来。我几乎是沿着马路两边的屋檐才跌跌撞撞走出主干道。

那么,那些张赞波们,就是逆着人流而行的人,那种巨大的压力感是不是时常会冒出来啃噬他们的内心?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来坚持与坚守,义无反顾。但往往是这样的一些人,能被时光永久地记住。

因此,不要说自己缺少创造力,也不要轻易地、无意地就扼杀了你的创造力。创造力就像一颗娇嫩的种子,需要最大的宽容、最大的呵护、最宽广的天地。不妨听一听它萌动的声音,说不定哪天就发芽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亲手扼杀了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