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孤独叫做“上不了微信”

有一种孤独叫做“上不了微信”_第1张图片

(1)

时间回到2011年,那时的我跟现在的你一样,都还很年青,粗糙点计算的话,尚且可挤进小鲜肉级别。

当时我在一家化妆品公司讨生活,负责全国性的业务,主要的沟通方式是企鹅和伊妹儿。当然,骂人的话(更多的时候是被骂)还是用电话或者劈头盖脸比较有气势。

那时我还有一个女友,不吵架的时候经常熬电话粥(感谢全球通,有包月情侣卡),吵架的话则是以短信为主,最后分手却是当面对峙解决的(如果客官好奇的话,我还可以告诉你,是她提出来的)……如你所知,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那时围绕着我的一切沟通工具,都没有微信。

谁曾料,2016年的今天,微信早已经过完了五周年生日,并倏地从咿呀学语的小宝宝,长成了一个参天大物:覆盖了中国90%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约6亿,而且不管是上班交流,还是私生活约炮,微信几乎都没有闲着。

不可否认,微信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交工具,可以发红包,摇美女,发定位,微支付....如今还能够群视频。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发朋友圈。总的来说,可谓是以一己之力,灭短信,战QQ,杀微博,斗电话...

然而,微信之父张小龙却在最近的一次公开演讲表示,希望每一个用户都能尽快地离开微信。虽然此公的这番说法,多少有些矫情的成分,而且还跟“黄鼠狼劝鸡晚上别出门”一样居心叵测,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似乎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2)

据某杂志对10位女白领做跟踪调查,发现她们在1个月内,平均每人发送了3000多条信息。

这意味着每天发100条左右,大概每10分钟发1条:早晨、中午和夜晚,上班时间,午餐时间,刷牙时间,涂口红喷香水做面膜甚至例假期间都浸淫在了社交中......

也即是说,这群妹子们很难有超过10分钟的独处时间——真是"一刻"也没闲着啊!

如你所知,其实眼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挣扎在大城市的朋友),跟这些“社交狂”一样,在百般忙碌的工作之余,生活亦难以寻得片刻的安宁。

我们是如此地害怕跟自己独处,畏惧被这个星球遗忘。我们迫切地用一切工具连接着外面的一切,只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

所谓孤独,用佛教的说法是:“过去法中,曾因有情聚集而生起乐受,并熏习识海的种子,当此法谢灭,因贪着此乐受而对相应种子生起忆念,从而使心无法系于现前所缘境,即为孤独。

换成我们能理解的话,就是之前很开心,情感有寄托,如今物是人非,寄托情感之物早已离去,于是我们希望在频繁的沟通中,找回那种情愫,无奈换来的却是点赞之交,如同蜻蜓点水,水波不兴,隔靴搔痒,越搔越痒,而这样的社交,无异于画饼充饥,甚至饮鸩止渴。

其实,从马斯洛需求来说,人类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便有了更高层次的情感和归属需求,即社交需求。

然而,这里的社交更多是一种能够通过眼神、温度、神态等多维度交流的方式,而并非虚拟的软件。


有一种孤独叫做“上不了微信”_第2张图片

(3)

有这么一句话非常有趣,说任何的社交软件,都是始于约炮,盛于炫耀,哀于鸡汤,亡于电商

也就是说,在这种本身就目的不纯的交流下,我们越是想刷自己的存在感,就越找不到归属感。我们拼命地活在当下,但却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活在一种期待中,期待他人的回复,点赞或无关痛痒的评论……

这种期待,像病毒一般侵蚀着我们并相互传染,让我们轻则变得孤独,失去自我,重则变得焦虑,难觅自由。

忘了朋友圈是从哪时候开始泛滥的,大家开始什么都晒,晒旅行风景,晒老家皓月,晒街角吃的美食,晒亲手煮的鸡蛋面,晒邻居家的狗,晒自己捡的猫......

就这样,朋友圈被彻底地占领了,而且据统计,占领它的主要是以下这四大天王:鸡汤天王、养生天王、自拍天王、晒娃天王。另外还有一批忠实的拥趸,叫做点赞狗。当然,笔者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就像是巴甫洛夫犬一样,早被驯化成了“一遇事儿就拍照发朋友圈”的条件反射,“一上菜就让手机先品尝”的谦让品德,所以,也不奇怪前不久出现的“高速路上发朋友圈被撞死”和“和走路发信息不看路掉池塘淹死的”的奇葩事件。

(4)

微信之父张小龙还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以及因为避免孤独而犯的一堆错误。”

对于微信这个看似无比正确的"错误",五年后,它还会继续活着吗?

活下来应该没问题。不过据我所知,从当下爆炸式发展的科技去看,即便活着,也不再是主流了,新的技术必将带来新的社交,正如当年曾风靡一时的微博和QQ……

而最让人担忧的是,人类的孤独,是否会随着智能文明的渗入,而变得更加侵入骨髓呢?正如陈奕迅在《孤独患者》中唱的那样:“笑越大声,越是残忍/挤满体温,室温更冷/万一关灯,空虚扰人/我却不能,喊等一等。”


【九曰】

有一种冷叫做忘穿秋裤,有一种孤独则叫做微信被盗。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种孤独叫做“上不了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