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等待,恰似一朵花开

你的等待,恰似一朵花开_第1张图片
你的等待,恰似一朵花开


在看似快节奏的生活洪流中,我们曾以为“等待”这样诗意而缓慢的词语已经成为生活的奢侈品。其实不然,等待无处不在。它渗透到生活的毛孔中,穿梭在时间的分秒间,流转于你抬头低头的罅隙里。

1.

我早起等待早班车去上班,来到学校等着上早晨第一节课。你中午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放学,回家做好午饭等待老公回来共享午餐。她今天一大早去医院看病,排着队等到中午才看上病。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充斥着等待,然而我们却非常幸运,因为这些你等的几乎没有悬念地会到来。

如此,我们又何必焦躁不安,更无需因为等待的结果而忽略等待的过程。因为一切终将到来。我们可以在等车的时候看看书;姑娘可以在等待爱情的时候不断丰富自己的小世界;孕妇可以在等待孩子出生时静静观望一朵花的开放和凋零。

如果以时间为坐标,等待的结果可能不及等待过程的十分之一,比如你坐了十个小时的火车去看望一个亲人,在那里你却只待了一个小时。但你终归见到了亲人,同时又拥有了一路上的风景。

把过程和结果放在一起看,才显得饱满。生活琐事虽然繁琐不堪,却会在等待的尘埃里开出些许灿烂的小花。

2.

如果以能否等到所等之人或物为标准,等到之人为幸运。凡夫俗子中的大多数都是幸运的。而等不到之人也大有人在。

留守儿童在家乡等待着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家常伴,由于生活所迫,他们的父母又必须长年累月的在外。他们可能等不到这一天的到来。也许他们的父母会在年迈时归家,可是那时候的儿童已经长大,已经能够展翅高飞,已经无需陪伴和照顾。

这样的失望等待最后被时间掩埋,在心灵里留下空缺的一角。

有些人会以等待为由来考验爱情的忠贞,最后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电影《云水谣》中的陈秋水和王碧云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可是却由于现实因素被分隔两地。于是“等待彼此”的誓言就成了维系他们之间的一条纽带,紧紧拴住了两颗相爱的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共同经历了等待和寻找的守候,可是在一次次的找寻无望中,陈秋水的爱情倒向了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王金娣。他的等待划上了句号。而王碧云却一直等到两鬓斑白,凭着记忆中残留的温存,听着耳边残存的誓言,用尽一生去寻找,去等待。

像很多在爱情里等待的人一样,王碧云的等待是没有结果的,没有等到心爱的人回到自己身边,更没有等到爱情。这样的人已经无法用幸运或者不幸来定性了。等待的时间太久就会介入其他的因素:现实,距离,还有人心。由于她等待的时间太长久,她等待的意义就开始变得抽象,它不是我们日常生活里触手可及的琐碎,而是成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象征:象征着她对于爱情的忠贞,象征着人们对于爱情抱有的幻想。

当等待没有了现实意义,它的精神象征就出现了。由此可见,即使没有结果的等待,也同样具有意义。

3.

不管等待的结果如何,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明确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呢?你又为了什么而去等待呢?

你以为你等待的那个人是理想中的完美情人,最后等到的却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市井小民,你以为你奋斗十几年等到的是一份充满热情的理想工作,最后才发现等到的只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刻板模式。甚至有的人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只是被生活的大浪推着往前走,他自身的力量只是集体和社会的推力,自己完全就处于浑然不知的浑浑噩噩中。

《等待戈多》中的戈戈和狄狄一直在等待一个叫戈多的人。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戈多是谁,自己为何要等待戈多,戈多最终会不会来。他们在所谓的“等待”过程中说着毫无意义的对白,做着漫无目的的事情,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时间也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中不断被消磨。

这种看似荒诞不经的剧情却揭示了生活最血淋淋的一面。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处于无知的状态,处于一种生活在生活之中的盲目状态,我们看不清楚自己要等待的事物是什么模样,更无法确定一切是否会如自己所愿终会到来。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只是无意识的做着所谓的“事情”,在这些不断重复的事情中,我们渐渐老去。而这一切,如果在上帝这个局外人看来,应该是一种滑稽而苍凉的手势吧。

只是看尽四季轮回,我们有几分几秒能够做一个局外人。我们拥有思考的能力就已经是一种无形的被馈赠,在迷茫和清醒之间,你我透过“等待”这个无法逃避的因素去窥探生命的真相。

即使有的人可以等到自己所等,有的人无法让等待尘埃落定,在这背后都同样有一个叫做“希望”的东西支撑着人们去行走。希望让人们甘心情愿付出青春和热情,让人们无穷无尽的去等待未知,让人们在等待的过程中经受生活的循环往复,拥有承担绝望的勇气。

这一切就像你恰巧遇到一朵花开,不管你是一直期盼着它的绽放,还是无意间一窥它的芳容,它都绽开了,花开得如此娇艳动人。纵然它很快会消逝了容颜,会被大雪埋进尘土,你仍然会满怀希望地等着它明年的盛开。而你也早已经明白: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等待,恰似一朵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