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导读:海航资金紧张的问题,外界断断续续传了半年有余。最近,更是显得山雨欲来风满楼。截至今日(1月24日)早间,海航投资宣告停牌,海航系停牌公司已达7家。而在23日晚间,已经停牌近两月的供销大集公告了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具体内容:拟向第三方和关联方购买与公司主业相关的批发零售及产业链相关资产。“老司机”海航这种不按常规出牌的套路,外界对此纷纷猜测不已……
海航资金紧张的问题,外界断断续续传了半年有余。最近,更是显得山雨欲来风满楼。
1月24日早间,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因海航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经公司申请,该公司股票自2018年1月24日开市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至此,海航系停牌公司已达7家。
22日,海航旗下A股上市公司集体大跌,截至收盘,海越股份、海航基础两只股票跌停;海航创新跌9.75%,海航投资和东北电气跌幅均超过3%。
海航集团旗下的A股大跌,原因与海航不断被曝光的资金链问题直接相关。而引爆这颗地雷的时间起点,始于2017年那场针对企业非理性对外投资的严监管,包括海航在内,万达、安邦等企业也被纳入监管视野。
资金链问题频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据不完全梳理,海航资金链问题在多个环节已被媒体曝光,包括债券、融资租赁、银行贷款等等:
媒体报道
1月15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信息报道称,海航愿意为一年期融资支付11%至12%的利息,远高于中国高质量借款人的典型利率。
1月19日,路透社报道称,最近几周,在海航未能偿还部分债务(包括飞机租赁付款)后,来自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租赁部门的高管已经与海航的关联航空公司举行了磋商,讨论收回欠款的问题。
2017年12月初,彭博社报道称,标普和惠誉至少对四家公司表示了担忧,原因是这些公司与海航的关系。另外,海航集团的旗舰公司海南航空取消了债券发行,另一家子公司终止了股票发行事项,一些海航附属公司的借贷成本达到历来最高水平。在当时,海航就面临大约280亿美元的短期债务。
按照海航方面提供的数据,目前海航总体债务规模为2500亿元左右。而根据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海航的长期债务达到3828亿元,净债务达到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6.5倍。
2017年11月,《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海航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新发美元计价债券收益率达到8.875%,债券期限为363天,该收益率水平比其5月份发行的3年期债券高出近三个百分点。以成本较高、期限较短的债务置换部分即将到期的债务,被市场解读为海航集团面临流动性压力的迹象。
因担忧海航集团即将有大量债务到期且借贷成本上升,随后标普下调了海航的信用状况,虽然并非正式的信用评级,但它意味着海航信用水平陷入到了“麻烦区间”。
首个停牌公司公告打消市场质疑
近期海航系上市公司集中停牌引发市场传言,随着1月23日晚间供销大集(000564)的一纸公告不攻自破。已经停牌近两月的供销大集1月23日晚间公告了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具体内容:拟向第三方和关联方购买与公司主业相关的批发零售及产业链相关资产。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上市公司专业化平台运作,盘活和优化重组包内的资产,可以进一步发挥重组包内资产的规模和协同效用,实现上市公司的价值递增。
更重要的是,作为海航旗下首家停牌的上市公司,供销大集发布的公告表明,海航集团下属各参控股上市公司停牌,是分别基于自身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并非外界传言的其他问题。
供销大集公告显示,拟交易标的具体资产为: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专业市场类资产和相关资产、远成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资产、北京众联享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权、北京科码先锋互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权、河北塔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控制的专业市场类资产和相关资产。
公司公告称,交易方式将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视情况进行配套融资。本次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涉及关联交易,将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此外,现有或部分潜在交易对方的相关资产尚在沟通、协商中,公司将根据尽职调查情况及与交易对方的商洽情况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符合重组资产要求的资产。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此次供销大集拟交易资产仍聚焦于公司主业,以批发零售及其相关产业链资产为主。其中,上述交易资产的交易对象,又以非海航关联的第三方为主。
业内人士分析,若此次重组能顺利完成,未来通过上市公司专业化平台运作,盘活和优化重组包内的资产,可以进一步发挥重组包内资产的规模和协同效用,实现上市公司的价值递增。而此次交易对象以第三方为主,也表明供销大集作为海航的商贸零售平台,未来外延式发展的想象空间广阔。
目前零售行业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按证监会分类,截止2018年1月,供销大集以不到300亿市值处于A股零售行业前10位,动态市盈率只有20倍左右,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次披露的重组方案,除了对上市公司形成利好之外。更重要的是,正值市场质疑海航系上市公司集中停牌之际,最早停牌的供销大集率先发布的公告,进一步打消了市场的质疑。
1月22日,海航系个股集体大跌,截止收盘,A股海越股份、海航基础、海航创新跌停,海航投资、东北电气等公司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有市场分析认为,海航旗下上市公司的大跌,与市场质疑其资金和资产处置有关。
2017年11月28日,供销大集作为海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最早停牌。随后,海航旗下的海航控股、天海投资、渤海金控、凯撒旅游和海航基础相继停牌。停牌原因为:重大资产重组或重大事项。
其中,海航基础、凯撒旅游、海航控股、渤海金控对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尚未确定,天海投资、供销大集已经表示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交易对象,渤海金控和天海投资表示重组涉及控股股东、供销大集表示重组涉及第三方和关联方,其余几家公司则未做具体说明。
业内人士分析,供销大集的公告进一步表明,海航集团下属各参控股上市公司停牌,是分别基于自身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要,与市场质疑海航集团的其他问题无关。此外,由于重组对象以第三方关联资产为主,也进一步表明了海航旗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多样性,除了关联资产也有第三方资产。
专注业务整合长期 目标仍是成为世界级企业
据海航集团官网信息,海航目前总资产已经达到1.6万亿元,其中境外总资产超过3300亿元,旗下境外企业数量45家,境外员工就多达近29万人。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海航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谭向东表示,海航集团2017年已经“清理了100多家”与主业不相关的海外小企业。
近日,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海航的长期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成为世界级企业。
陈峰表示,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海航接下来将专注于业务整合,在国内外资源之间创造协同效应,以及改进集团管理。
“我们的业务规模变得庞大,因此需要提高效率,”陈峰表示。“长期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要成为世界级企业,”他说。“2018年是我们的增效之年。”
海航集团去年7月公布其股权结构,之后多个国家对其进行了监管方面的调查,激化了该集团的融资问题,但目前德国、爱尔兰和英国相关当局已为其开了绿灯。“中国向海外进军,外汇政策的变化、外国政府对中国的怀疑,都带来了挑战,”陈峰说道。“一些人觉得不安。”
针对流动性,陈峰表示,金融机构持续提供支持,是因为海航集团资产和项目的质量。“我们在当地带来就业、税收和发展,”他说道。
据悉,除了通过出售海外资产筹集资金,海航目前还加紧与国内各金融机构的沟通,争取提升银行对海航的授信额度。截至2017年12月,海航集团获得各大金融机构授信总额超过8000亿元,还有3100亿元授信未被使用。
来源:中国证券报、一财网、凤凰网,万联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