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李希贵: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_第1张图片

小新说

2015年年初,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与著名的教育家、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原校长魏书生、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以及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同台论道。其间,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称,他不太主张把学校办成特色学校,倒是希望学校没有多少特色。他认为,如果一所学校太有个性,就可能使一些不太适合这种个性的学生和老师无法张扬自己,甚至被边缘化。

老师产生职业倦怠,并不是简单的工资问题

刘堂江:我们把征集上来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类是教师管理方面的问题。自从2012年我们重新定义了“教育家办学”后,大家都明白了,教师在教育家办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破解教师职业倦怠这个难题,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呢?

李希贵:面对这个问题,我有三方面的感受。

感受之一:我们之所以认为这是难题,原因是没有找到教育的本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试问,哪一个人、哪一个行业不倦怠呢?正因为我们没有弄清楚教育到底为什么,没有激活内在活力,没有因此而产生更高、更远的追求,盲目地认为今年和去年一样,明年和今年一样,那必然会产生倦怠。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遵循教育规律,让老师们体验到教育的美好,他们的职业倦怠就会大大减少。其实,这种倦怠,在一些优秀教师的身上也存在,只不过,因为他们的品格、境界,使得他们“不用扬鞭自奋蹄”,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会有恐慌、彷徨,有时会毫无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感受之二:很多学校的治理结构并没有真正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体,学校只是校长的,只是政府的,导致教师在学校的地位没有得到彰显,从而没有积极性。我认为,如果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把治理结构、治理主体多样化、多元化,让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决策主体,让教师在某个领域,特别是学术领域有发言权,甚至能够主宰学校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学校,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这项事业当作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这个时候,他就会爆发出他的积极性,职业倦怠也就不复存在了。

李希贵: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_第2张图片

感受之三:现在,我们学校的生态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建立起师生关系平等的绿色生态。固有的“师道尊严”使得教师理所当然地拿着自己既有的、固定的、想当然的想法去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去管理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方法仍然不变。我希望建立一种基于平等师生关系的、能彰显学生个性的学校生态。在这种生态内部,教师每天面对学生全新的挑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且多个领域并发,想倦怠都没有时间倦怠。

综合以上几种思考,我想说,教师有职业倦怠,并不是简单的“绩效工资不合理”、“学校管理机制有问题”等原因造成的。尽管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我们还应该思考更深层次的解决之道。

李希贵: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_第3张图片

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刘堂江:第二类是办学智慧的问题。有校长问:都说校长的个性是学校特色与品牌的核心。三位前辈认为自己的个性是怎样的?与学校的特色与品牌有没有联系?如何使学校的个性和校长的个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取得优异的办学效果呢?还有一位校长直接地问,三位校长有办学的窍门吗?

李希贵:对于一个校长来说,将自我个性融入办学历程,是很难避免的一件事,但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件事。为什么这么说?第一,你不能把这所学校当作你自己的学校,因为你的任期只是这所学校历史发展长河中短短的一段。学校是一个生命体,从诞生,到成长,直至成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无论是谁都必须尊重她。第二,你要知道,作为校长,只有那些与学校办学目标以及学校所追求的教育本质相契合的个性、价值观,才是可以融合到学校发展过程里去的。

另外,我不太主张把学校办成特色学校,倒是希望学校没有多少特色,但是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更好。如果一所学校太有个性,就可能使一些不太适合这种个性的学生和老师无法张扬自己,甚至被边缘化。我在高密一中的时候,学校有一位特别优秀的化学教师,她每年带的班,学生在填报志愿时,70%以上报的都是和化学相关的专业。那时我真替她高兴。但如果换成今天的我,就会特别担心。为什么?一个班里肯定没有那么多适合学习化学的学生,这70%的学生一旦离开这位老师,还有多少会喜欢这门学科?从这个例子来看,校长将自己的个性过多地添加到学校的文化里去,有时候可能会造成不太好的效果。

至于办学窍门,我觉得没有窍门。我做到的只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尽量“往后退”——学生能解决的事,尽量不让教师解决;教师能解决的,尽量不让干部和校长解决。也就是说,发现别人的智慧,用别人的智慧去推动学校的发展,这是算“偷懒”还是窍门呢?

李希贵: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_第4张图片

呼吁尽快制定《学校法》否则学校章程没有充分依据

刘堂江:第三类是制度建设的问题。依法办学的重要性,早在20年前就已经写进了国家意志,但时至今日,很多时候还只是一句口号。请问,依法办学如何在教育家办学的过程中得到落实?我们得知,2014年末,北京十一学校教代会通过了《北京十一学校章程》,相对于很多学校的章程被束之高阁而言,十一学校的章程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李希贵: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呼吁希望尽快制定《学校法》,明晰各种权利主体在学校管理中的边界,然而到现在仍然没有回应。在我看来,学校是教育最基本的单位,如果在这个最基本的单位里无法实现法治化,那么整个中国的教育法治化,就是空中楼阁。

按理说,在没有《学校法》的情况下,各个学校的章程是没有充分依据的。但从具体的学校发展情况来看,它又是必须的。就北京十一学校而言,当学校的生态发生重大变化,从所有学生学一样的课程,到每一位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表之后,学校的多样化、学生的个性化已经凸显出来。这时,学校的管理如果仍仅靠校长或仅靠一个管理团队,已经无法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也无法应对学生、教师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决策的权力下移,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哪些事情不需要校长决策,哪些事情教师就可以拍板……学校各个权利主体职责更加明晰,各司其职,就可以更好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

从表面上来看,2014年末十一学校的章程刚刚在教代会通过,其实,章程中规定的这些内容早已在实施了。只是用章程规定下来,让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能更加清晰和明确,这样,老师和学生也会有安全感。现阶段,这个章程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方案,当国家层面的《学校法》出台后,当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处理得更加细致周到了,我们会进一步将其进行完善。

李希贵: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_第5张图片

所有的改革都应站在激发学生、激活教师的立足点上

刘堂江:第四类是办学理念问题。从魏书生老师的“民主+科学”,到冯恩洪校长的“合格+特长”,再到李希贵校长的“为40岁做准备”,请问,三位教育家是如何提炼出自己正确且富有个性的办学思想的?

李希贵:其实,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现在十一学校的改革也没有任何口号。长期在学校工作,我们主要多了一些对“人”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教育部召集我们编写《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有人提议把“以学生为本”写进去,但几经斟酌,最后还是中庸地改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足以说明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从根本上明晰自身培育“人”的价值,特别是缺少对对每位学生成长的关注,对每位学生未来幸福人生的关注,任何理念、思想、技巧、方法、模式都毫无意义。

非常幸运的是,我小时候读了很多哲学著作,读到很多关于人的追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正是这些追问帮助了我,让我发现,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还是因为“人”的问题;之所以组成了一个社区,形成了一个国家,都是为了“人”的安全和幸福。因此,关注学校中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是我在办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记得有某个区域要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负责人问我有什么建议。我告诉他:“不要为了改革而改革,你所有的改革,如果离开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很多学校和地区提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口号,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我希望前提都是站在激发学生、激活教师的立足点上,都是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目的。

李希贵: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_第6张图片

未来的学校将是O2O的形态 ,这是无法回避的趋势

刘堂江:第五类是关于教学改革的问题。各种信息技术现在都渗透到了课堂领域,有人说,这将是对传统课程的颠覆,也有人说,信息技术应该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那么,面对现在的孩子们,面对这些信息时代的“原住民”,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教育所用?

李希贵:未来的学校将会被重新定义,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趋势。它会是O2O的形态,线上有面向世界的学校,面向所有的学生;线下有许多转型后的学校,也许两三年以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模式会发生变化,我们的课堂也将会跨越边界成为全球教室。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进度、深度都不一样的时候,我们的学校到底应该做什么?这是北京十一学校面对今后三到五年时间第二次转型的战略。

移动时代来了,首先颠覆和考验的是我们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用户的需求和如何黏住用户作为重大战略目标;他们也改变了传统客户思维只关注大客户的习惯,转而面向一个个“最细胞”的用户;他们还改变了传统客户思维中一次性交易的短期行为,转而试图与用户成为终身朋友,进而希望与之长期合作,共同参与产品的开发。这些看似由技术带来的思维方式变革恰恰是校园里极度匮乏的,如何松一松抓分数、抓教育GDP的那只手,让教育者的眼睛不再仅仅关注教育的利润?

当我们把学生看做用户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在意他们的深度需求,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才会扎根课堂,师生成为合作者,共同开发和创造适切的课程产品才有了可能,师生平等的校园生态才会自然显现,这个时候,真实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

无论我们是不是愿意,也无论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以线上、线下学习相融洽的O2O学习模式已经来到了孩子们中间。线上学习的市场特性,必然要求每一家线上平台强有力的粘性,而游戏化便成为平台开发商的第一选择。当线上的学习因为好玩而模糊了学习和游戏的边界的时候,学习和学校都必须重新定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希贵:希望学校没多少特色,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