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些与众不同的人,你是否会想起曾经的自己呢?

昨天去了一个“聊影吧”的课堂,听几位小伙伴分享了几个电影:《录取通知》《摇滚吉他梦》《处子之山》,几个电影都不是很大众,但都非常有意思。回来后我真的翻出来看了看,发现果然如朋友所说,这几个电影都有某种共通之处,看后让人感到五味杂陈(这大概也说明了他们学堂的人的气场都很相似)。

《录取通知》讲的是一个口才很好的天才少年,学习成绩不好,被所有大学拒收。为了应对来自父母的压力,他与其他几个未考上大学的学生伪造了录取通知书,并租了一栋废弃的房子把它改造成了大学。结果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做的网站出了点问题,一大批未被录取的学生就这样被这所假大学录取了。就这样假戏真做,他们用心为这些失意的学子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地学习他们自己喜爱的知识的地方。

主人公说,大学里的学生们每天忙忙碌碌,其实都在上着自己不喜欢的课,他们只是为了修学分而已。这里的学生,每一个都与众不同,他们也希望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能宽容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人呢?

《处子之山》里那个胖胖的主人公福斯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很胖,长得不好看,很木讷,很自卑,只有一个小女孩是他唯一的朋友。就是这样像纸一样洁白的人,他也有真挚的情感,他能够宽容一切,从不发怒,喜欢一个人可以能为她做一切,可以长久的守候。世界之大,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有很多,不同并不代表不好,但人们为何总是倾向于以自己认为正确的立场去看待不同呢?

说起来,在努力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寻找认同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为此我们宁愿放弃自己与众不同的梦想,成为社会这座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成为流水线上的一个小产品。《摇滚吉他梦》的女主人公也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她将自己曾经的梦想压抑在心底,直到有一天医生宣判她患了癌症,她才想起了自己的吉他梦,她把电吉他将它每天抱在怀里时,大概也在悔恨吧。

然而后来医生说,她的癌症因为她的生活的改变而消失了。故事荒唐的发展或许也是个隐喻。这时的她虽然已经花掉了自己所有的钱,失去了工作和爱情,但她也有收获,她找回了真正的自己。不就以后,她真的成为了一名摇滚吉他手。你看,生活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不是?

关于曾经的梦想,也许很多人都已经记不太清了吧,我们甚至记不清自己是如何在努力融入这世界的过程中渐渐消磨掉个性的。如今在人群中早已面目模糊的你我,看到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的时候,是否也会想起曾经的自己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到那些与众不同的人,你是否会想起曾经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