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之角色化生存

以下内容整合于《梁宁产品思维30讲06》

角色化才有效率,去角色化才有感情。

角色化生存:人们在生活中不同的时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学生、孩子、家长、爱人、同事、下属等等,在扮演角色时大家就像寄居蟹一样披着一层外壳。

我们从小就在接受角色化教育,如成为一个好孩子、好学生等,学习着不同的角色说明书自然成就了不同的自己。在角色里的时候,壳里面人物的感受、想法、状态等并不重要,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外壳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孔子的伟大在于他给我们整个民族写了角色说明书,君臣、父子、夫妇等。我们是怎样被教育成不同角色的呢?梁宁老师举了训练小狗到垫子上尿尿为例,我们先准备一个垫子,刚开始小狗到处乱尿我们就呵斥它,当它偶然间尿到了垫子上时我们就及时给予它奖励、反馈—抚摸它、夸奖它、给吃的。然后不断重复,我们就会得到一只在垫子上尿尿的小狗。把这个教育的过程拆解总结一下,就是角色化教育的五个关键动作:1、确定目标。2、建立恐惧的边界。3、放入清晰的标的。4、给予红利,然后让它产生路径依赖。5、不断重复。

这里突出两个实用的干货知识点1、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的,只有在压力到达一定程度后才会呈现出角色外壳应有的状态,其余状态人是回归自我个体状态的。即当压力不到时,就不要对对方做角色化预期。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但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你才能够得到真正额感情。2、角色化教育是反人性的,它完成的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状态的预期。角色化教育的目的--为了便于管理。这样有利于我们理解和参与教育活动以及管理活动。

我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弱化自我需求,基于角色的需求而定。

我的自我应该放在哪里?应该放在无压力时。

我沟通协作的方式怎么变?角色中多谈工作,谈感情时要跃过角色。

看清人性,理解角色化生存,有利于认识自我,扮演好角色,更平和的面对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自我之角色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