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神内核

来Pshool的第一个礼拜,做了各种作死的事情,和台湾同学聊台独问题,和德国同学聊精神内核,和印度同学聊政府和职业,质疑别的部门人的模型,还貌似差点介入了政治斗争。

最后一件事情做的有点欠考虑,并没有了解meeting对象哪个部门,利益纠葛,personality到底如何就开始贸然坦白内心的想法,还是应该稍微审慎一些,幸好并没有造成什么麻烦。

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德国的M本妹子跟我说德国和美国人的差别。

德国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冷,难以接近,然而一旦他/她说我们做朋友吧,那就真的是想和你成为朋友,会愿意分享所有的东西。

而美国人更友善更容易接近,但是他们是那种表现出来的友善 artificial friendly, 其实内里也有一些并不能触碰的boundary。

总结来说,德国人是一颗鸡蛋,美国人是一颗桃子,德国人比美国人更真诚。

而在大公司,有些工程师是一颗鸡蛋,有些管理者是一颗桃子,有些人两者兼备,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不会跟你说真话,各种内里要靠自己慢慢琢磨,怎么样和这两种人打交道,并且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毕竟这个社会需要鸡蛋也需要桃子。

但是就我自己来说,追究到内里,并不喜欢大机构极低的沟通效率和组织架构,每多一个层级,沟通效率就降低一些,做事情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一层,一个小头目的级别,一整天会被各种各样的会议所排满,并没有接触公司实际业务的机会。

还有一点就是level越高的人,看起来越像一颗熟透的桃子,越会夸人,也越会compensate,懂的给别人什么,别人会忠诚。

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披着桃子外衣的鸡蛋。但是目前来看,只有资治通鉴能救我这样naive的人。

或许搞不好,Pschool感受了一圈,发现自己还是喜欢startup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