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三个教训让我们无缘名校

今早上一篇晨读告诉我三个学习方法:1、输入阶段对概念进行定义并确认适用范围;2、处理阶段从模仿开始,逐渐内化;3、输出阶段从最有把握的方向单点突破。然而回顾我的高中生涯,我发现这就是三个教训。

1、概念与输入阶段

话说高二数学课上,老师叫我上黑板复盘课本上的定理证明。同桌们一边聚焦着我一边庆幸没有点到自己,却见老夫气定神闲站起身来,合上书直奔黑板,一顿笔走龙蛇,撂下水笔回了座位。打开书一看,发现题干没记住,心想反正后面写对了,于是老师说我“后面都不用看”时,也就一笑了之。

既然概念都没记住,那后面的适用范围也就不是我关心的问题了。高考之后,我顺利地进入了补习学校。

2、模仿与处理阶段

转眼间,高四第一学期最后一次月考结束。物理老师讲着试题忽然发问:“遇见这种题目,你们打算模仿我的思路还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方法?”结果两种意见平分秋色。我自然属于后者。

后来物理老师告诉我们,解题是有思路的,不能光凭感觉,于是我至少在这门课上放弃了自己的执念,最终考上了一个211大学。

可是回过头来我才发现物理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比如前文提到的数学老师,他给我们讲过100多次“联立化规”,可我拿上那两个公式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似乎一直凭借着自己的文科悟性去学习理科知识,最终靠着精要主义的战略决策(就是每次数学考试主动放弃一半大题)熬过了连续1年3个月的数学不及格,成功考入机械专业。不过时至今日,我在同事眼中依然是个文(二)艺(B)青年。

3、定向与输出阶段

这两年我有个好习惯:只要看了有意思的书,就会跑到EVA吧发贴复盘一遍。每次发完,都有人表示自己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这就属于利用自己最熟悉的素材做自己最有兴趣和把握的尝试。

可是我上学那时候一直维持着小学时代的习惯,什么东西都不愿意看两遍,高四那年才算多了一些重复。

这样一来,我的输出阶段就等于卡在了做题这个末端的环节,之后的刻意练习,以及再往后的定向钻研算是与我无缘了。现在大家应该不会对我第一个故事(记不住概念)感到意外了:我开始看下文的时候,也没有努力打通之前的关节,所以我对所有的概念和题目都是生疏的。

这样的生疏反应到物理课上就是记不住公式,我每次考试都要仔细研究选择题,通过每个选项的单位来倒推公式。当我把这件事情告诉大学同学,他由衷感叹:“你这属于量纲分析啊!”

4、总结教训

上面这三个扯不清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三个学习阶段的三种学习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对概念进行定义给了我们一个相当初级的目录,而确认适用范围就相当于标定了页码。这样在输入阶段,我们就像流行的学习方法那样,将所学的知识连成了一个网络,便于搜索,免于像我当年那样散乱。

模仿有助于我们照着别人的动作形成固定的规程和习惯,从身体深入灵魂,避免盲目的摸索和方向性的错误。

至于限定方向的输出,这大概属于我目前的作风,因为我的工作和学习的专业已经分得够细了(我也没有兴趣将自己手头的每件杂事都做精通)。但是当我们将输出的过程向下分解,就会看到刻意练习。这既是输出的过程,也是输入与处理的必要环节。做不到这一点,什么都是生疏的。

最后,我当年的学习历程也从反方向证明了这些学习方法的行之有效:既然一点小小的努力和改进就拯救了我的高中生涯,那么各位还有什么理由对将来的学习失去信心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经,这三个教训让我们无缘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