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说天下】四快一慢 创出你的节奏感

昨天说天下,有群友私信给我,对“四快一慢”的慢表示难以理解。现在大家都在创业拿风投,快可以说是构筑壁垒的要件之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同时又有群友对于快发表感想,实操中有时候真的是想快快不起来。那么今天我们就再来唠一唠这“四快一慢”。

“四快一慢”,是林彪1947在内战东北战场上总结提出的作战原则。当时,东北战场国共两军相持,互有胜负,而正面作战时,国军的单位战力仍明显高于共军。刚刚结束的三战四平,共军在兵力火力占据显著优势且合围孤军的情形下,没能吃掉困守的陈明仁部队,反被国军援军迅速突破阻击,幸好守军也只剩半条命,没法全力反击,否则内外夹攻之下必然全线崩溃,就如豫东战役后期的陈粟部队一样。

回到“四快一慢”。四快,是指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追击时要快,慢,是指是指总攻发动时间这一下要慢,准备好了才打。但是慢只是相对理解,具体又分三种情形,第一啃硬骨头准备要充分,不要打急了;第二打运动战要快些,但总攻击时机,还是慢些;第三、对退却崩溃之敌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打就是了。按照林彪的原话,“四快一慢不是我们新发现的,世界上有战争以来,就有了这一道理,追击遭遇不需要它,打滥杂部队以绝对优势打劣势不需要它,但打堂堂之阵,针对相对的部队,就要准备好。中国外国的战术原则,都有这一条,不是新道理,而是旧道理,但没有把它单独地、明显地提出来。快与慢结合起来,我们这样单独地提出是为了脑子容易记。”

那么我们抛开军事层面的针对性,从普适角度来思考,其实也是非常适用的。从创业角度来说,很多人只记得唯快不破,但是要达成快,首先得下水磨工夫练出来,哦,葵花宝典例外。创业,首先创的是商业逻辑的合理性,你说我要颠覆卖包子的,我还愿意听听,你说我要颠覆卖飞机的,一边儿凉快去。

建立在商业逻辑合理性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就是要慢的对象。天时,为什么说这个时候对手或者说行业是最虚弱的,为什么这个时候是最适宜进入甚至颠覆的?地利,为什么选在这个点位突破,突破后它的成长性在哪里,二线进一线城市,或是一线延烧二线,有没有什么落地障碍?人和,为什么你能达成突破,你能整合什么样的资源和力量来达成突破,如果突破过程遇到意外阻碍有什么后续资源能给突破力量加码,突破之后你以什么力量来支撑扩张?还有更重要的一条,突破扩张完成占领,到底能赢得什么赚回什么?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物资损耗远远大于缴获,这个战为什么要打?如果占的只是个土包子,那么纯属浪战,如果能拿下个大城市或者交通枢纽,那么它的长尾是相当可观的,这就有了打的价值。

至于四快,我们可以转换理解成布局、启动、引爆、推广。如果准备得当,出状况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具体来说有四个支撑点,看作风意志、看组织动员能力、看执行力、看资源跟进。一些群友在突破过程中遇到主观客观原因,快不起来了,失去了突击势能,往往也就是在这四个要素上出了问题没有准备到位或落实到位,而出状况的原因,其实多半仍然是前期调研、规划、部署、整合动员不到位。

最后,仍然用林彪的原话收尾:“我们过去许多同志的一般作战,习惯于简单一冲的打法,这种打法很痛快不麻烦,打退却的敌人,一定打胜仗,碰到强的敌人就会碰的头破血流。为什么这种打法在过去很时兴很自然呢?这是有她历史性的,由于我们过去打得仗不同——游击战,敌人不同——装备差。如果打先在坚强的敌人,一冲的打法就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十年内战,多是采取一种的办法,当谈到了后期发展了,要求要有战术,但大多数场合是冲。因为那里敌人火力不强,工事不坚,我们打的是游击战——埋伏袭击,如果经过长时间准备,敌人会发觉,抗战时期是游击战,袭击性比现在多,一冲可以解决问题。但到现在敌人情况不同,敌人工事大大加强了,战斗规模不同,比以前大得多了,正规性也大大强了,故一冲打法那时行,现在不行。现在要具备有勇气加上讲战术,一定能打胜仗。过去只提快不提慢,只提勇气不提战术就够。今天也不是不提勇气,相反更提高了,更提勇气还加上讲战术。这样提出来是使部队正规化,是使部队成为具有军事文化的部队,强调一冲之前,还要经过布置,故快之前一定加上慢。”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上说天下】四快一慢 创出你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