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
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截至2017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州市,常住人口9559.13万人,居中国第3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四个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中原文化源远流长。
黄金晴
原阳作为豫北的一个农业大县,以其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为中国农产品市场创造了一个全国闻名的品牌,原阳黄金晴。
黄金晴这种米以晶莹剔透,颗粒饱满,松软而具有弹性赢得了很多国内外客户的好评。原阳县本来就是优质大米的传统产地。早在东汉时期,原阳米已是宫廷专用米,当时人形容这种米的品质为“晶莹剔透、软筋香甜”。原阳县紧邻黄河,为黄河故道盐碱地,自解放后国家引黄灌溉,土地得到黄河水富含的养份滋润,使土质得以彻底改善,更形成了独特的原阳地质。水田种植的水稻既可以得到上层土壤的丰富营养,又可以吸收下层的盐碱补充人体所必须的各种矿物质,同时土壤中的碱份是原阳大米松软可口的主要原因,也是原阳大米的特色。
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国家权威部门曾对“黄金晴”做过分析,结果表明,原阳大米富含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镁、硒等微量元素,特别是被科学家称为“生命元素”和“天然解毒剂”的硒元素,更是国内、国外许多米含量的七八倍。
全县种植面积较长时间内稳定在45万亩,年产稻谷2.2亿公斤、加工大米1.7亿公斤。畅销全国,每年收获后由专车运往北京,“中国第一米”的称谓也由此叫开。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当地农民勤于生产而不善经营,特别是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市场上冒充的“黄金晴”逐渐成了过江之鲫,2000年爆发的“毒米”事件,更是给“黄金晴”以沉重打击。
如此好的品牌,变得如此不堪,河南的乃至全国的一张名片,就此暗淡。
接下来再说说河南的另外一张名片,值得河南骄傲的——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比中,信阳毛尖以59.91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名。
名茶产区: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根据信阳毛尖的生长季节,当地人习惯以鲜叶采摘期为标准,将其划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白露茶)。
春茶
一般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茶树休养生息一个冬天后,春茶新梢芽叶肥壮,叶质柔嫩,毫毛多,叶片中有效物质含量丰富,是全年品质最好的时期。当地人习惯按春茶生长期将其分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
明前茶
清明节(阳历4月5日左右)前采制的茶叶。春天刚刚冒出的嫩芽采制而成。这期间的茶叶嫩,喝着有种淡淡的香。因为生长速度慢,几乎100%嫩芽头,是信阳毛尖级别最高的茶,大山采制的明前茶是信阳毛尖珍品里的极品。
暂且不说谷雨之后的茶和秋茶,利润最大的是明前茶,大家都想提前喝到明前茶,价格就一直居高不下。采摘时期只有一周左右,而四川毛尖刚刚好提前与信阳毛尖一周左右,于是乎,一些人就提前把四川茶和湖北茶采购回信阳,等待信阳毛尖真正开采的时期,混于其中,炒制而出。很多时候即使你在原产地,亲眼看着茶农把鲜叶炒制成品,也不见得就是地地道道的信阳毛尖。即使专业人士也很难分辨出来。
又一张河南人骄傲的名片,就这样毁在自己手里。值得深思,缺乏品牌保护意识是许多中国传统优质产品的通病。一旦某种商品畅销,制假贩假者便蜂拥而至,市场上便鱼龙混杂,真假莫辨。“李鬼”借“李逵”之名发了财,最后出了问题却要由“李逵”承担责任。经济损失不算,还往往砸掉了牌子。
环保措施落不到实处,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质。我们的不少“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经不起严格的检验,也是砸牌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主管部门都心知肚明,可是接下来呢?依旧如此。
可悲可叹,眼睁睁看着中原名片即将暗淡,惜哉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