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1)

读《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1)_第1张图片

一、作者介绍

读《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1)_第2张图片
美吧,哈哈、照骗

作者:周丽瑗

地标:上海浦东新区

婚姻:已婚

毕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公众号:周丽瑗亲密关系学

微信号:growing-in-love

新浪微博:周丽瑗_婚恋心理学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婚恋心理咨询师、亲密关系的专栏作家。在指导女性亲密关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能深刻地体会亲密恋人之间每一个阶段的心理障碍。从业以来,帮助众多青年男女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

二、阅读此书作用


《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可以帮助你整理自己的思绪,检测目前的情感困境,解决婚前如何选择伴侣以及婚后如何处理差异和冲突等一系列疑难杂症,让爱长长久久。

三、书本核心观点


1、有时候,并不是“这个人做了什么”让你难受,更有可能是“你自己的难受”让你难受,因为你在别人身上,看到讨人厌的自己。那些“对方的问题”大多数都是我们根植于心、深信多年的信念问题。

2、“寻找灵魂伴侣”这句话,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你获得幸福的途径,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成长。

3、大多数关系的破裂就是因为我们本能地不愿意去承认所有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只有直面真实的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踏上自我成长的道路,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所有幸福的起点都是从接受我们的本来面目,接受伴侣的本来面目开始。

四、此书的特点


此书是女性写给女性读者的一本婚恋书籍,所以文字比较细腻、文笔非常温和。全书几乎没有一个心理学俗语,通俗易懂。用读者男性的视角来读感觉有点啰嗦,因为没有理论知识做铺垫所以读起来缺少点深度。

五、章节、目录、核心内容、读者感悟混编


第一章:遇见真爱,从放下执念开始

小心,别让优秀害了你

1、因为不将就而剩下的人大都被片面的“优秀”标准误导了许多年,容易被身边夸赞你优秀的美言哄晕,那些话都是安慰你的麻醉剂,而你却把它当补药。

2、优秀有很多标准,起起落落之后才发现那些日子过得妥妥的人都有着共同的“优秀”特质,就是他们成熟的心智模式。这个模式具有两个核心点:懂得内省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太自恋,会让你没朋友

1、太自恋的人会显示出过分的自信,并通过打击别人来体现自己的成就,也容易“好为人师”,但对别人又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

2、太自恋的人乐于在家庭中扮演牺牲的那个角色,他们用这种爱的方式来获取对方的关注,他们以这种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对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样容易没有朋友。

3、职场上那些表面拍马奉承,转身却牢骚满腹,可能是极度自恋者的不知情,他们只会在那些自我编织的言语中加深自恋。

4、极度自恋者很难面对现实的自己,也难以有机会被人提醒去看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烂人

人们因为童年的创伤而容易形成某种主观偏见,这种深藏在意识深处的偏见容易让人在人际交往中进入“强迫性重复”,也容易陷入拒绝看、拒绝听、拒绝接受多一种可能性,从而进入习惯性偏执。

放下偏执,才能找到幸福

1、一个人事业的高度和家庭的和谐程度,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完全取决于他性格的饱满程度。

2、偏执会断了你无数条可能的路,陷入重复不成功的经验之中,会让你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不能接受和你不一样的人和事,会变得越来越固执和挑剔。

3、不把一切都归罪于对方,就不会走到偏执的地步,一个人能接受的包容的意见越来越多,就可以放下偏执。

分手之后,下一个未必好

1、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表现出来的好自我,一个深藏内心的坏自我。

2、我们对伴侣的批判往往就是没有和内心那个坏自我和解。

3、伴侣不会成为你生活的救星,他只能是投射你自身问题的救星。

“一切都会好起来”是个伪命题

1、趋乐避苦是我们终生追求的事,而且我们以我们认为对的方式去追求,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痛苦和磨难,而一旦目标达成我们又会陷入新的痛苦之中。

2、事实上我们逃避痛苦才是痛苦的根源,真正的快乐不仅在于目标的达成更在于付出痛苦的过程。

3、面对痛苦唯一正确的方式是对痛苦的承受和接纳,是止于贪念。

改造伴侣,不如改造自己

1、构建稳定亲密关系需要完成两个课题:与父母关系的修复以及与自己关系的修复。

2、不成熟的人对爱人的期盼其实是想找一个演绎完美的爸或妈。

3、改造伴侣是对方一场噩梦的开始,也是自我疗伤的开始,其目的就是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期望的爸或妈,而这注定是一个徒劳无获的结局。

4、我们停止改造动作的唯一办法只能是认识到我们不可能通过另一半来完成对父母的期待,对自己的满足。

5、成长,永远是自己的责任。

第二章:爱情是一场精心的算计

爱情始于相互欺骗

1、恋爱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习惯精心打扮自己,会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热恋结束彼此的真面目往往会让对方觉得惨不忍睹。

2、很多人说“我爱你”,其实是想表达“我需要你,如果你能完全像我父亲那样包容我”;“我爱你,如果你按照我的意愿去做”,你们的“我爱你”都是有条件的——你要满足我的需求。

3、幸福的生活从真实地展现自己,从接纳爱人的本来面目开始。

爱情是一场精心的算计

1、“爱”的本质是一场贪婪的交易。一件事情要看到什么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解读,希望你可以站的更高、看的更透,其实绝大多数亲密关系,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都只是一场贪婪的交易,只不过他们拿“爱情”来掩盖罢了。

2、我们是如此贪婪,想要一辈子享有他的好,享用这份爱情。可彼此日渐清晰的坦诚相见,双方都觉得自己“上当了”。

3、亲密关系是我们自私自利最好的投射地。生为人,很难无私。如果不自私,也无法成为夫妻。每一个人都想从亲密关系中获得点什么。

4、真爱是无私的付出,真能做到无私,估计也就出家了。

“三个月死”的爱情魔咒

1、“爱情三阶段”理论:刺激——价值——角色。相互吸引主要基于年龄、身高、外貌等刺激信息;接下来会进入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信仰这个“价值”的探讨阶段;最后进入“角色”一致性的融合阶段,包括为人父母、事业、居家等方面的一致性。

2、一个人值得拥有的程度=吸引力×被接受的可能性。

3、我们很多人爱犯一个毛病,就是觉得对方的处理方式与我们不一致就是不对的。小孩子才讲对错,成人只权衡利弊。

4、面对情侣的错,你只要给对方一个好的情绪就可以了,至于对错,这是社会要去教他的,你没有这个义务。

5、克服“三个月死”的爱情魔咒需要我们接纳差异、增加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原则。再给予对方积极的肯定,赞美对方、认同对方、鼓励对方会让对方更喜欢你。

谁动了你的男友

1、闺蜜们总是能犀利的指出你男友的问题,很多女孩也会因为闺蜜的直言无意识的进入到审问男友的状态。其原因是因为你们内心本来就对对方存在质疑。这需要你们有独立自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基于客观事实的分析能力。

2、自信的基础是能力,能力必须经过不断的目标达成才能变得越来越自信。

3、亲密关系中要学会“爱的肯定”,这不是让我们变的麻木甚至逃避不去看对方身上的问题,最好的方法依旧是面对问题,彼此依旧能接纳和包容,不让它们成为我们爱情的干扰。

4、向结婚多年、婚姻幸福的人请教亲密关系问题,它们会给出不同的建议。

5、内心的质疑往往是自己的担心和恐惧,请向对方温柔的坦诚自己的担忧。

有多少讨好就有多少攻击

1、因为害怕失去而选择讨好,这会压抑自己的愤怒、恐惧、委屈。而且一味地讨好反而会让人更看不起,同时又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具有攻击性。

2、面对对方的不合理要求请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勇敢的说“不”,帮助他建立成人的模式,这才是对他真正的爱。

学会爱,才能得到爱

1、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实,这不是爱。

2、走心的爱需要我们修复与原生态家庭的关系,需要学会温柔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学会主动付出爱,需要学会不计较自己爱的付出,需要给予自己足够的爱,需要学会不期待完美的伴侣。

第三章:与原生家庭告别

想结婚,先跟父母“离婚”

1、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模式来自于原生态家庭,我们继承了原生态家庭的好和坏。

2、我们需要发现原生态家庭中的问题,需要纠正原生态家庭带来的偏见,需要补足原生态家庭里不具有的多样性,需要学会温和而坚定的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需要摆脱父母以爱名义的捆绑和勒索。

3、成年人的首要任务是让自己开心,而不是让父母开心。

停止绑架你的父母

1、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自己做个成年人,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让父母有他们的生活。我们要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但更应该让他们精神自由。

2、在父母面前抱怨另一半其实是在绑架父母。

3、赖在父母身边不想长大、否定父母或者指责父母来逃避自己的人生责任,本质上都是与父母能量的纠缠。

4、拒绝父母身上我们不喜欢的部分,本质上就是拒绝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5、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从停止“绑架父母”开始。

别把伴侣当父亲

1、由于内心中对完美父亲的认定,注定没有任何一个异性会满足自己对完美伴侣的要求。

2、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决定了她们与异性的相处关系,与父亲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我们与权威人物之间的关系。

找回失落的感受

1、从小被父母否定的感受会极大的影响一段亲密关系的质量。

2、我们的文化中让我们产生一个偏见——谈论感受就等于懦弱。

3、妈妈读不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也学不会表达感受。

4、我们要学会少做定性评价,用温和的语言表述客观事实+事实给我带来的感受+自己内心的真实期望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母亲为什么喜欢逼婚

略过

和母亲和解

女性的生理特征让女性拥有了更加细腻的思维、也容易更加吹毛求疵;这种基因偏好会表现为女性更倾向于用情绪化、重复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些情绪化的“标签”极具导向性作用,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子女对母亲的情绪化和评价性语言要学会倾听,但不能盲从,要学会独立成长,划清彼此的边界,摆脱母亲的控制,还彼此以自由。

后面还有四个章节,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亲密关系:在爱中找回自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