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年的游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年的游戏_第1张图片
彬姐的小院儿一景,许是以后很多小孩子记忆中的童年自然景观

记得某个周末,好友王老师告诉我,她被逼无奈,被双胞胎女儿带着一起跳橡皮筋,我们隔空相视一笑——哈哈!她这个只会诗词歌赋的妈妈,肯定是不擅长这游戏,连我这个玩心不泯的人,也只记得零星!

我想起小时候,跳橡皮筋应该是课后活动的重要娱乐项目之一。

橡皮筋可长可短,长的,可以七八人分组,一组负责站(称为绷)、一组负责跳,形成三角形或四角形,在每个单边一齐做同一动作或是同步按同方向跨过另一边,还有口诀或是歌曲伴着跳,这就属于大型游戏项目了,得时间充裕才能玩儿。

时间短,两三个人,最好不过四个人,手心手背划拉下,分成两组,一站站一组跳,先跳的当然是剪刀石头布赢出来的,跳的内容也可以多点儿,甚至可以比跳高或是翻连叉(翻跟头),碰线不碰线,游戏规则还会细分很多。

这样回想起来,跳皮筋简直就是个益智类加竞技类游戏项目。

首先,得有皮筋,这就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可以体现在皮筋的长短上,有许多人是偷偷省出钱来置办的;还有通力合作的,几个人的一起拼凑,这就体现出它的另一种财富——人缘儿。有了皮筋儿,就会有人围拢,显然,皮筋的主人们有权决定带着谁玩儿,不带谁玩儿。

再者,参与者的光荣,来自于参与时的智慧和技巧,还有与同组人的配合能力。就连决定谁先跳的,看似公平不已的划手心和剪刀石头布,都得靠“深厚的心理学”揣摩功底,可以玩的时间那么紧,谁先跳真是太重要了。

我记得其中一种跳法(好像叫跛子),站立组双人由脚踝处绷住皮筋成长环形,跳组由一个人带头从一侧跳至另一侧,使皮筋形成一个交叉,没形成的失败退下,一只脚形成的就一只脚继续,然后其余人慢慢跟随跳上,还要想方设法把交叉变大,再慢慢把那个交叉由脚底下移出一根皮筋来,从中顺利跳出才算成功跳过一节;升级时,皮筋由站立者的小腿慢慢向上挪位置,难度系数也越来越大。

跳皮筋里还有许多歌曲,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段“学习王加强,我去翻院墙,院墙比我高……”哈哈!真的只能记得这么多了。

那时候的游戏也不知道是怎么发明与流行起来的,总之对于丰富童年生活,绝对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瘾的时候,家里的凳子、门口的大小树木,都能被拉过来成了“组员”,更不用说天黑了还能“看见”跳这样高超的技术,当然,耳边也少不了家长们的讨伐声。


今儿在林海音《城南旧事》第二编里,阅读到了许多作者对小时候在北平城的记忆。

女作家的细腻观察与惊人记忆力,文字里展现出了许多老玩意儿,有些内容可能电视里看见过,但由她的文字带出来的那种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女性视角里的普通人的生活,真是很吸引人;书里的文字是她六十岁的时候书写的,对六岁时的事情记得那样清楚,我自叹彼时我肯定不能做到的。

读到她在《我的童玩》里,讲挝(zhua)子儿这一段:

单数(五或七粒)的子儿,一把撒在桌上……然后拿出一粒,扔上空,手随着就赶快拣上一颗,再扔再拣……

顿时来了精神,这不就是我们南方也玩的“拿母儿”嘛!

一般母子儿,我们都是自己用布包着米做成五粒子儿,可以做成一大四小,这样玩起来时有好处。升级的游戏规则也比较复杂,但是不限场地和人数,是属于比较静态的游戏。

拿母子儿需要手巧,从一个一个的取,到二个、三个一起取,再到用手背取,还有什么“扫地、过洞”,花样品种不亚于跳皮筋;记得玩得厉害的,可以用五粒麻将子儿代替,翻正面、背面、竖立、横立、叠加等等,需要很多小心思才能赢。

一时兴起,我居然真的拿出针线破布,缝出了几个米母子儿,想着什么时候教教旭同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年的游戏_第2张图片
米母子儿

现在的小孩子,其实正的不会玩儿,除了会伤眼伤脑的玩什么电子游戏、农药毒药,像这些动手动腿又动脑的游戏,她们压根儿就没见过。

前几天旭同学老师让她们想想有什么非物质文化,现在想起来,跳皮筋、拿母子儿就很应该算呀!难道不是吗?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童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