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第一年最奇特的经历,大抵跟一个身家十几亿的土豪瞪过眼。
半年前,公司一个新项目正式启动,由于项目策划书和商业计划书都是我写的,所以我被老板拉着四处见富豪,谈融资。见的富豪虽多,但大都精明强干,举止间气度非凡;能称得上“土豪”的,大概只有H总了。
H总是我所见过的最有钱也最让人不舒服的富人,我当时非常难以理解这种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身家。单财富而论,H总确是很有钱的,资产最少十几个亿,产业每年都有两三个亿进账。那天他和我们约在九点半,我和老板以及技术总监老丁九点多就赶了过去,没想到等了一个多小时,胡总才不慌不忙地赶了过来。
胡总过来后,简单和老板寒暄了几句,看都没看我和老丁一眼,便昂首阔步地走进办公室,坐在自己的皮椅上。之后由我来讲解项目时,他只是斜着眼看着我的PPT,一边和老板闲谈。对我说的为数不多的几句,仅仅是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路演。
只因为我们是来拉融资的,所以他可以迟到一个多小时,不说一声抱歉。只因为我和老丁没钱,所以他还可以和老板寒暄几句,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只因为我是初入社会的新人,所以他只和老板交流,可以随意地打断我的讲话。我这个穷书生,被圣贤书浸泡了十几年的心突然问了自己一句:“凭什么?”
所以,当他第五次打断时,我挺直了腰,沉着声音说:“等一下,我还没说完。”
他瞪了我一眼,我直接瞪了回去,心里已经做好回去就辞职的准备。没想到回去的路上,老板不仅没批评我,也跟着吐槽了一大堆。这次的经历,算是让我开了眼界,他是怎样富起来的?他凭什么这么富?回去以后,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
渐渐地我开始明白,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努力仿佛是一个最可信的谎言,给你希望,又偷走你的生命。
就算你一路成绩拔尖,大学读完名校,又成功出国深造。如果没有撞上时代的风口或碰见合适的机遇,月薪三万或年薪五十万,已是绝大多数人的极限。而这些站在“努力”巅峰的幸运儿,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蓄,也仅值北京的一套房罢了。人家十年前拆个迁,一下子能分好几套。
你高中努力拼搏了三年,直到高度近视才上了名校,而你那个整天逃课打架的同桌,父母掏了几百万送去留学,回来后直接出任总经理,接管家族企业。你踏踏实实工作,努力考证、提升业绩,希望能被领导看在眼里,升职加薪;很长时间后,却发现那个吊儿郎当的同事被提拔了经理,只因他叔叔是市里的副市长。还有那些能力平平,却在九八年就加入阿里的同学;还有那些不懂理财炒股,早年在深圳买了几套房的亲戚;甚至还有那些闲得无聊,买了一支彩票结果中了千万的“朋友的朋友”。
这个世界如此不公,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努力?
经常这样想的人,内心大抵已被传媒所操控了。这个时代的媒体是很无耻的,它只会把那些光鲜亮丽的、不劳而获的,通过手机日夜不停地塞进你的脑子里。让你觉得人生本就该声色犬马,让你觉得你配得上纸醉金迷。
是啊,它们告诉你富二代可以到买飞机,可以一具又一具地玩弄诱人的肉体。但它们不会告诉你,富一代下跪时的痛苦;二代们飙车、群P时,内心的死寂与荒芜。它们告诉你富豪和高官是社会的宠儿,被媒体、民众围绕和膜拜,但它们不会告诉你会议后那一滴滴黯然神伤的眼泪,酒宴上那一杯杯不得不喝的苦酒。它们告诉你的,只是你空虚的内心想要填充的东西,这样无数的脑子才更容易被操控。
其实,无论是高管还是农民,是王思聪还是平凡的你我,都只是时代落下的一粒尘埃。在所能碰撞的格局里,完成自己的使命罢了。
那么,我们就这样平庸地活下去,放弃一切努力么?当然不是,物质与欲望的尘劳总是在无端变化,但内心的善良与美好却是永恒的。
所以关于努力,我有以下的看法。
生活中“虚假”的努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努力,一种是为了麻痹自己而努力。首先谈取悦他人的努力,这种“努力”的特点就是容易自我感动,频发于苦恋中的男女与职场新人。这类努力的特点往往是,通过诸多刻意的、有痕迹的付出,希望对方能够看到并感动,从而完成升职加薪或成双从对的目标。取悦型努力最大的弊端,就是把对“努力”评判的标准完全交付他人,最终往往落得个“苦情傻逼”或廉价劳动力的下场。
还有一种努力,就是自我麻痹型的努力,这类“努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告诉自己:我很努力。在大学中你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努力”的简直令人发指,每天早上六七点就去图书馆,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桌子上全是一摞摞的笔记本,但在毕业时却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与异性相处时往往也十分木讷。
大学的教育,本就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人格。这类看似努力的人,往往内心是没有情怀与理想支撑的,同时在交际的压力下,内心又十分焦虑,只能通过看似努力的苦读、自习,给自己和他人以一种“我很努力,我在上升”的假象。
那么,真正的努力应该如何?
我想,一个对生活还抱有善意的人,真正的努力应该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渴望。就我自己而言,我现在每天至少读四五十页书,不读书就画画,时常练习吉他,也常做俯卧撑保持身材,每周至少写一篇两千字的文章,周末必然去越野或郊游。和朋友聊天时,他们问我这样不累吗?我坦言不累,他们却不相信。
事实上,我真正觉得累的,是那些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内心极度空乏的时刻;是那些为了更好卷面,在教室背答案的日子。以前我不喜欢读书,因为那时我读书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我知识的丰富,炫耀我学识的浩瀚;结果读书的速度达不到我炫耀欲望的强度,便觉得太累了。现在我读书,纯粹是想丰富自己的内心,想通过与古人、智者的对话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
拿写作来说,我确实很有写作的天分,但以前我觉得写作的价值,就是可以给女孩子写情书、卖弄文采。当我在孤独、几近绝望时,才发现它是最忠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