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一
作为职场新人,你把工作做得好,别人(特别是工作多年的人)就会夸你“年轻人前途无量啊”,然后可能就会根据他们已有的判断,给你某个期望,让你如何如何去努力。
原本还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老人带新人”,但如果你学了“个人潜力陷阱”之后,马上脑中就会多了个弹窗,提醒你这种模式有问题。
表面看似给前途无量指明了路,而实则往往是对才华横溢的人的一种“诅咒”,让他们丢失了自己心中的灯,变成为了别人的期望而努力一生。
“老人”常常揪着年轻的“新人”说:你只需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时,他们对缺点视而不见,对他们轻而易举的成功大加赞赏。同时还忽视了一个人成长的变化,眼下的成功或许只是他天资横溢的小成果,将来他或许可以在新的领域做出开创的工作。
常说上帝是公平的,他赐予才华和魅力给这些年轻人,让他们占尽便宜,但同时这些就成了潜力的陷阱,足以致命。
二
这套“个人潜力陷阱”的思考方法,或许不是最科学的,但的确能给你一些个人发展的规划启示,让你对整个状态有个大局观,时刻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而不是在为某一刻的挫折而失落,为某一刻的成功而自满。
这里面三条曲线:
我对自己的期望
其他人对我的期望
我的实际成就
(1)“潜力陷阱”阶段
我们一直在谈的“潜力陷阱”,就是图中红色区域,当别人对我们的期望与我们的实际成就之间,出现过大的分歧时,就会出现这种陷阱。
处于陷阱中,具体表现:别人期望>自我成就(分歧越大,越危险)。一般出现在新工作的前期、个人的职业危机。
大家应该体会过,别人对我们信心满满时,但自己又能力不足时,往往十分的焦虑,心总是选在半空。如果好不容易,折腾达到了,别人倒是开心,反倒自己有点欣慰并不开心,因为那只不过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就拿高考举个例子,一个能力平平,偶尔能超常发挥的孩子,在这时,往往会背负上过高的期待,压力很大,被人逼迫去学习,在那最后的紧要关头,没有任何兴趣,最终会失常。这种例子我的同学中就出现好几例。
“潜力陷阱”的另一种,就是能力成就远大于别人的期望,如果普通情况,那肯定会被重视提拔。但如果在一个体制僵化的公司,可能就因为资历浅,始终做着牛刀杀鸡的工作,那人也会处于闷闷不乐,被人低估,会压抑成长,结果也是掉进陷阱里。
我喜欢《无声告白》中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承认自己的无能,接受自己的实力,发挥所长,补救缩短,不断以长板优势去做出更多的成就。
(2)“正常安稳”阶段
普通人大多数的状态,就处在“正常”状态,自我期望>自我成就>别人的期望。
有着略高于实际成就的期望,驱使自己不断前进,因为驱动力是内在的,因此可以持久。压力相对减轻,人自身也处于比较自律的转态,能力可以稳定发挥。
这种的好处就是,哪怕工作平淡无奇,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好工作。不需要太多的刺激,在工作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能维持稳定的“心流”,一般成就也是平稳上升。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新工作稳定之后,心态安定,事业也进入平稳的发展。还有在读过危机之后,重新有新的方向,之前焦虑的心情平复,准备开始新的尝试。
(3)“自我成长”阶段
这应该是做好的状态,自我成就>自我期望≈自我能力>别人的期望。
首先在自己有100分的能力,对自己有自信,有等价的自我期待。然后承诺了别人80分,减轻了别人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让驱动力由外转向内,最后尝试做出120分的成就。
一来大大超越别人的预期,二来自己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发挥,挑战比较难的目标,实现成长,三来一切发自内心,自己享有了成就感,同时也开心。
这种良好的成长期,一般是在学校阶段,以及作为新人进入职场,那些身怀绝技,而不被看好的年轻人,因此出彩而收获自己的成就。还有就是在自己更换了工作,开始尝试新的起步,调用了自己最大的热情,让事业陪伴自己上升。
三
要跳出陷阱,就是对自己的期望,别像别人对你的期望那么高,然后自己有智慧去权衡自己和别人的重要性。在自己真正应该努力的方向上,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劲。
题图:网络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