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专注“无用”事,他日便是有为人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生活中,人们常常想要快速达成心中所愿,却难以心无旁骛,不断投入时间与精力,而是草草了事,最终适得其反,空留遗憾。相反,若我们看淡结果,抓住闲暇时光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都可能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突破自己的机会。人生中许多了不起的变化,恰恰来自于这些时刻。所谓“厚积方能薄发”,一时专于“无用”事,他日必是有为人。
        2016年10月15日,一件立体镂空的木雕《清明上河图》给了世界一个惊喜。木雕中,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城边乞讨的残疾老人……数百件木雕人物神情各异,惟妙惟肖。骆驼、马匹、城楼、屋舍,近千件物件罗列其上,栩栩如生。更让人敬佩的是,这件佳作并非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是衡阳退休工人冯树元12年的坚守。12年,4380个日日夜夜,非木匠出身的冯树元因一时兴趣投入了在旁人看来“荒诞”、“无用”的《清明上河图》立体木雕创作。没有参照图,他只身南下广州;缺少木材,他遍寻周围县市;没有工具,他充分利用车间废弃工具改造。12年来他几乎木不离身,刀不离手,多少次通宵达旦,多少次划伤了脸也浑然不觉。他其实是传承与创新《清明上河图》的有为人,他的“无用”之用砥砺有志之士钻研雕刻艺术,也启示世人以生命为魔石,铁杵终成针。
         生活中并不乏榜样。马云,便是当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人物。撇开其商业头脑、财富背景不谈,我光对的他英语口才与魅力便佩服得五体投地。无论是在早前阿里巴巴IPO宣传视频中,还是在日前达沃斯论坛上与美国记者的对谈中,马云都用他流畅的英语彰显了中国人高度的自信与独到的眼光。他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英语水平呢?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从小对英语的兴趣与执着的追求。12岁时,马云便买了台袖珍收音机,天天听英语广播。此外,因为他的家就在西湖边上,他一看到外国游客,就主动凑上去和人家搭讪。他经常免费给老外当导游,骑自行车载着他们满城跑,借此获得锻炼口语的机会……厚积方能薄发,谁能否认马云年少时的英语积累不是促成他如今纵横国际的一大利器呢?
        原来,“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心系目标,耐住寂寞,埋头苦干的韬光养晦之举,这样漫长的沉淀后,“无用”终将成为“有用”,一时专于“无用”事的人,他日便成了有为之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涵盖了将“无用”化为了“有用”时的欣喜吧?

一时专注“无用”事,他日便是有为人_第1张图片
紫色牵牛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时专注“无用”事,他日便是有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