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想做的事,还是不做不想做的事?

幸惠觉得没必要把日料店开在日本,就开到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就算门庭冷清也在所不辞;

绿觉得有必要去个远的地方散散心,就摊开地图随手一指,从日本坐10小时飞机到了芬兰;

正子在新闻里看到芬兰的“空气吉他”比赛,就想去看看,能发明这种奇怪比赛的地方到底长什么样。

《海鸥食堂》里的人,好像都在做出积极的决定,主宰自己的生活,这样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她们天生率性,自由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可她们分明都是些目的很模糊、不大严肃思考人生的人。

每个到芬兰的理由都几近无厘头,那当然不会是真的,那只是用来讲给别人听的理由。

在芬兰明亮的太阳和通透的天空的底色里,我几乎误把那几个人的横冲直撞当我行我素,想要从中获得治愈。

仔细琢磨,她们何尝不背负着无奈又伤感的隐情,只是面对陌生人的询问,拿俏皮话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了而已。就像一粒苦果包在一张颜色甜蜜的糖衣里,看得人嘴馋。她们过去的生活,电影里并没有着墨太多,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在“逃离”一些什么,比如,某些不想做的事、或不想过的生活。

电影里正是这么说的:

正子环顾幸惠的小店,赞叹道:“真好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幸惠的回答尽管俏皮,可惜却是事实:“没有,只是不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罢了。”

问题就在这里:“不做不想做的事情”和“做想做的事”,是一回事吗?到芬兰旅行、在芬兰开店就是她们想做的事情吗?

我想到卡夫卡的《动身》,他把这种情况写得足够生动:

在大门口,他拦住了我,问道:“主人,你骑马上哪儿去?”“我不知道。”我说,“我只想离开此地,只想离开此地。经常地离开此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的目标。”“那么你知道你的目标?”他问。“是的,”我回答他,“我方才不是已经说了么:‘离开此地’。这就是我的目标。”

如果“离开”像使命一样重要,那么“离开”应该算消极逃避,还是算积极选择人生?

也许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每个人心里都盘算着一个“别处”,坚信那里肯定比“此处”要好。

诗人兰波在学校墙壁上写下“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把它种进了全世界人们的心里面,慢慢地人们曲解了“别处”的意义,以为逃课、从原来的家里搬出来、辞职、结束旧的恋情、到另一个城市去居住就能改变当下的一切不如意。

因为有太多人都目的模糊、懒得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就算到的“别处”美如芬兰,也终归不会是命中注定的远方。

虽然那里的阳光、森林、风和海浪都平和得理直气壮,仿佛只要人待在那里就能拥有平静的基因一样,但幸惠、绿和正子在那里遇见的人和事马上证明:每个地方的孤独和悲伤都是一样的。她们所处的“别处”,不过是另一拨人的“此处”。

当然,如果她们去的是阿拉斯加、塔希提或其他什么地方,效果也一样。

我们很难知道“想做的事”是什么。花花世界,诱惑选择千千万,择一件事当梦想一样一直记挂着,太难。而且,它虽然很重要,但总归没那么紧急,所以走着走着难免就忘记了。

幸运的是,至少我们有避开“不想做的事”的本能和自由,而且这事相对简单,因为它们往往很紧迫,逼着我们当机立断,作出决策。而奇妙的是,我们的人生从由这些辗转腾挪中寻找到独一无二的方向。

然后要做的,就是怀着一颗谦卑的善心,跟着它往前走就是了。就像幸惠,每天早上买菜,白天开店,晚上做合气道,不急于求成,也不颓废沮丧,只慢慢地、认真地经营。

所有认真的事到最后都是好的。

因为绿和正子的帮忙,又因为和本地一些人的交集,幸惠的小食堂慢慢被本地食客接受,甚至满座。幸惠也从中收获了成就感、甚至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填补。

人生如是,也算是获得了一半的自由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想做的事,还是不做不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