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读的书籍,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

----主动的读书行为是发于内心主动的喜欢所促成的。
湖南路步行街上有了一个临时的卖书店。所有图书一律按斤出售。进去看了一下,内容类别及其丰富,从肉体真挚到愉悦精神、从婴儿故事到老年养生、从历史文学到当今时事、从高雅艺术到下里巴人。有当今畅销热书,《全世界从你身边路过》、《追风筝的人》、《看见》、《随遇而安》、《FBI读心术》、《孙子兵法》线装版、《康熙字典》、《辞海》等等。十五一斤哦!确实犹豫了再三,却没舍得买书一本。生活的压力没钱买书,或者自己已经没有了主动读书的欲望,这都是一个很好的说服自己的理由。
虽外人一直觉得自己读书、环境的辛苦,仔细想来却是别有一番风味。那些年自己读书还真是不少。静下来,总是不忍回忆过去的我。往昔间,那一幕幕自己求书读书的场景清晰的映在眼前。自出生之日,自己没买过几本书籍,但却很幸运的读了很多。那些年无私借于我读书的人,或是为我提供读书机会的人在此一并感谢,你们还在我的心里。为了那些说不清的原因,请允许我用姓名首字母代替。我父亲一辈有兄妹5人,大都是读过书的。父亲排行最小。据说分家的时候,分的东西不多。但打我记事起,就已经看到有一立方多的书在那里放着了。全是他们兄妹几人读书时期的书本。上小学一二三年级的时候就喜欢翻阅他们的书,虽然只识的基本文字,还喜欢做上面的数学题。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每一章节的开头都有一句毛主席语录。大概读初中的时候,把那些书一起卖掉了,现在想想蛮可惜的,记得有好几本毛泽东文选呢!
上小学的时候,大伯家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大概10册。总喜欢去他们家找堂弟一起上学。每次都去的早早的,然后他们一边吃饭,我一边看《十万个为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时候海里的鱼、天上的鸟、陆上的动物、地球上的奇花异草。特别是那个很美丽、世界上最大、很臭的大王花,嘴上有钓钩的鱼等等还有很多,我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知道了呢。
家里有很多古医书,最喜欢那些带有图册的植物医学书了。家在农村,各种野生植物也是很多。最喜欢无聊的时候,去寻找这些书籍上记载的植物。什么车前草啊,曼陀罗花啊,我也是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呢。
还是一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每隔一段时间会发《当代小学生》这本杂志。还有课外读物《雨后春笋》、还喜欢《寒假作业》封面后面的《半夜鸡叫》。那时候可以一天就把《寒假作业》数学做完呢。三四年级的时候学习写作文,自己弄了好几个本子,前面拆开,在侧面用针穿起来缝成书的样子。那时候我就会用将缝纫机缝衣服的技巧用双根针实现呢。然后自己书写目录,在上面记载别的同学书上自己喜欢的作文呢。当时知道发作文是可以有稿费的,就特别佩服一个叫“佚名”的人。有时候发现一本作文书上,还多文章都是他的名字。还跟同学讲,这个人真能赚钱。后来,明白了佚名的意思,当时还真是单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自己学习就很努力了,学校不是很正规,三年级的时候喜欢把一个本子正面用完反面用,抄写指导书上的数学题目,一个下午就能写一个本子。记得当时在全班读我的答案,以共全班同学核对。写到这里都脸红了呢。
五年级的时候,换到了一个大点的地方去读书。学校里竟然有了读书馆。要知道学校的图书馆书很多,却从来没有对学生开放过。还记得那个很时尚的陈老师竟然破天荒的从图书馆借来了很多书给我们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故事大王》,当时就像很饥渴的鱼儿遇到了水。很巧合的是,一天有一点点肚子疼。立即就带着一摞书回家了。虽然半路肚子已经不疼,却仍然装着很疼,直到看完这些书籍才完全恢复身体。记得那时候,路边的杨树刚刚栽好,我的个子还能摘到他们刚冒出的嫩叶,很是粉嫩,我就用他做了一些树叶标本呢。
当时姥爷从事着收废品的工作,其中不乏一些书籍和本子。我总能淘到一些好东西。同时他家里也有一些积累,非常喜欢连环画册。关于三国的故事、关于七个葫芦娃的故事,很多很多。虽然姥爷、姥姥已不在很久,但他们对我的影响依旧很大。
时间总是能够让人忘记一切,忘记那些曾经一起快乐玩耍同学的名字。非常感谢当时语文老师情绪执教,在他心情十分郁闷的时候我扰乱课堂秩序,被无情的发落到最后一排。与那些学习不是很好的同学为伍,他们总有很多课外书。知道吗?《还珠格格》在1999年的时候我就看了第五部,虽不知道是不是琼瑶写的,还有《鲁滨逊漂流记》,很是喜欢里面的葡萄。
初中时候,我有一同学JWJ。他妈妈是学校的校医,却总能利用关系接到图书馆的书籍。于是,《海底两万里》、《环游世界80天》、《地心游记》、《365夜》、《一千零一夜》等等科幻书籍也成了我的读物。感谢他的分享,然我知道了海底两万里的沉船是在地心游记里被找到的。这几年关于这个拍了一些电影,总有似曾相似的样子。
初中青春的年级总有一群喜欢武侠小说的人。感谢ZGS、LDZ,让我读了很多古龙的书,还有现在不记得名字的小说们,我竟然也装模作样的写了一点武侠小说。
初中的暑假也是无聊,自己竟然买了很多英文中文对照书,《格列佛游记》、《简爱》、《牛氓》、《呼啸山庄》。
感谢高中的老师LYY分享了他书写的小说,让我知道了文学的清新唯美。在高二、三的时候,ZH老师竟然每周都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在图书馆里学习。在哪里可以阅读无数的书籍。见到了《飘》等等无数的好书。其实,感觉对我语文进步最大的就是ZH老师。现在自己是写著习惯就是那时候成就的。不过是在高考之后,自己才发觉的。就像开窍了一般。
那些高中的同学们,在他们提供资源下,我看过了《幻城》、《挪威的森林》等等。感谢ZTT,给了我多本的《读者》。我自己还有的《意林》、《青年文摘》,其实那时候最喜欢的还是《特别关注》。
上了大学,读遍了金庸的小说,读遍了图书馆的自己感兴趣的科幻小说。有段时间特别迷恋《鬼吹灯》、《盗墓笔记》这一类的小说,看完了这一类型,网上所有的小说。读过了n多的网络小说。那些一天一动不动,不吃饭,不睡觉看书的日子还真是令人怀念呢,虽然都是无用的小说。
工作了,有了《野心优雅》、《追风筝的人》、《全世界从你身边路过》、《一个人不要怕》等等。
直到现在,感觉已无读书的欲望可有。有的只是,用手机去跟随那一本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
想说的是读书是会影响人的,有一个同学在成长史上看的全是西方文学著作,感觉也满满全是收获。也是唯一一个曾经有一点点谈论过读书的人。
现在的我们已经不需要那些经典书籍了,我们要的只是对钱有用的,对孩子有用的。亦是我浮躁、亦是环境变了,亦是不能改变环境的我适应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小到大读的书籍,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