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十九大报告看到了什么?

文:艾芸

11月2日, 我有幸参加了西南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组织的史炜教授解读十九大报告学习,收获颇多,会后忍不住给朋友分享,友人们纷纷要求我找时间全文分享。今日有空,将那日记录的笔记进行了再次整理,形成此文。

当日,整个学习满满一天,干货更是多多,本着对教授知识成果的尊重,全程没有录音,对于内容的记录,全凭自己曾经当记者时练就的速记功底以及多年房地产策划理解能力人肉记录了,会后笔记和心得整整三千多字。真是收获良多!

你从十九大报告看到了什么?_第1张图片

史炜教授介绍

史炜,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信息经济、企业研究。

学习的前夜,我特定在网上研读了一遍十九大报告全文(担心第二天听讲会一片茫然)。然而,当天的报告解读完全不是预想的拿出报告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而是从国家经济发展背景、市场发展需求及国内外严峻态势进行讲解。这种扒开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给人以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惊喜。

史炜教授的报告解读,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态、表现及企业主成功的特质开篇,阐述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并谈及房地产这一国之支柱的缘起及如今面临的问题;同时,对于如今如火如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分析,告诫中小企业主们创新必须考虑的问题,以及企业主们生存的充要条件;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史炜教授带领大家对第5代移动终端进行了畅想。

对于当天的解读内容,让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企业的创新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理解。


这是一个不得不变革的时代

关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背景,史炜教授认为,这最核心的是市场需求,是市场发展需求,更是中国发展需求。这听上去很“官方”,但听了史教授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形态、中国进出口及能源匮乏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房地产作为国之产业支撑的缘起、影响及现今面临的问题后,再回看十九大报告,有种从看文是文不解文的状态,到文还是那个文但能深刻理解其背后代表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与理解提升。

关于市场需求,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从市场经济发展来说,中国经济从1978年起步,前十多年几乎都处于物资十分匮乏的状态。1994年后,“商品经济”正式提出,而后市场迅猛发展,商品也很快从趋于饱和到如今的严重过剩。准确的来说,中国的商品过剩从2005已开始,只是前期大量的出口和而后的房地产产业链发展,消化和拉动了过剩的商品以及延展了经济的繁荣。

从国之产业支柱来看,过去十年,房地产及其所带动的三十多个产业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如今,许多中大城市已到了无地可卖的地步,房地产行业及其涉及的众多产业的发展均将受到极大的挑战,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市场也将面临一轮新的挑战。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中国也的确一步一步强大起来了。是的,是强大“起来了”,而不是“强大”。客观来说,中国离强大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中国的出口几乎全是货物贸易,而美国的服务贸易收入高达70%;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约占55%,而美国外贸依存度仅16%,日本仅18%;同时,中国商品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定价权。另外,中国的能源匮乏问题也非常严重。

因此,如今的中国、现今的市场是一个不得不变革且要发展的一个时代。国家发展急需找到新的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急需找到新的突破点,经济前行急需寻得新的增长点。


“创新”是把双刃剑

在国家、产业、市场都亟待突破创新之时,“创新”一词成为上到国家战略,下到企业、个人都时时念道的词儿。

对于“创新”,国家战略实行“一带一路”,输出产品、产业输出。而对于中小企业以及个人来说,我们怎样实现这个“创新”呢?

我们现在很多人天天讲创新,时时想创新。史教授认为,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你生也可能让你死得更快。而这生死一线的关键则在于你自己。创新的核心重点是:有没有市场?如何找到新市场?如何判断未来市场?而这看市场、找市场、判断市场的功底则来自个人的能力,来自你预知明天将是什么样子的能力。

如,张朝阳,预知未来人性的娱乐是议论,从而带领搜狐成为互联网第一家盈利的公司。而马云最厉害的地方,则是他能预知国家未来政策的发展是怎样的,预知未来的通讯技术一定能支撑网上购物。

而现今许多人习惯性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眼前的事物,关注今天做什么,而没有预知明天将是什么样子的能力。

无条件、无市场需求,勿创新。

——这是史炜教授对大家的忠告。

同时,史教授认为,未来的创新,创新的实现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创新是一个过程,把创新变成产品又是一个过程,创新必须考虑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必须考虑产业链衔接是怎样实现的。


视界决定了世界的高度

在听完史炜教授解读的第二日,恰巧我关注的一个财经大号也推出十九大报告解读。本着多听多角度了解的心态收听了该线上分享,满满荡荡的2小时音频,前面14分钟,分析员不停地描述十九大报告重大、宏伟等,而后即是针对报告文以及外围进行文字的说教,就如一位年长两岁的人告诉一位咿呀学语的孩子,这是什么山那是什么水,看吧,这就是山,好高好大呀......

听了那索然无味且全无营养的线上音频后,让我再次感受到史炜教授所讲的才是“道”,更促使了我分享这次讲座的所获所得。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我看到了,同一个事物,不同人对其的理解真可谓千差万别,而这差别的核心在于你的视界,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所行。

听专家的建议很重要,但要带着自己的耳朵和脑去听 。

这是史教授在讲座最后送给大家的话语,是的,甚是赞同,世上之事本来没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有自己清醒的认识,这是每一个需要做决策人士必备的基本素养。

在此,我借用一下:本文的分享也仅是以我个人所听、所思、所感的层面进行的文字记录与书写,各位看官,自带心、脑浏览哟。

再次感恩史炜教授的分享和西南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老师的邀请。感谢!

注:若有朋友对本文的分享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全面一些的内容,欢迎留言“资料”,我奉献整理的笔记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从十九大报告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