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故事)以古为鉴,可知兴替_第1张图片

        话说春秋时期有个叫郑国的地儿,国君姓姬,管辖范围大概是现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地区。郑国的国家大事是有个叫姬侨的卿在管着。

        卿,当时是大官。诸侯之下,全国军政大事小事一手抓。姬大人日理万鸡,忙的不可开交,勤勤恳恳施政为民,偏偏有人不领情。

        那时候的郑国,博客不叫博客,叫乡校。郑国重视教育,乡校是国家出钱,供学生们上学的地方。那时候的日本还是蛮荒海岛,没什么爱情动作片可看。等学生们放学了,人们都端着碗去乡校聊天喝汤,泡妞吹牛,顺便喷喷国家大事本地小事什么的。

        古代人文化素质低呀,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想发泄发泄:“老姬!这事你整哩不对!!”之类的,识字儿又不多,憋急了,“TMD”之类脱口而出。

    封建社会,多黑暗哪,一来二去,郑国乡校里头出了不少这号帖子。



(故事)以古为鉴,可知兴替_第2张图片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没多长时间,这事捅到领导耳朵眼里了。郑国大夫然明对姬侨说:“老板,咱哥几个当公仆拼死拼活,这货们还不知好歹,干脆想法把乡校拆了,看他们还怎么发牢骚。”

        姬大人说:“弄啥哩弄啥哩?人们下班了到乡校里聚聚,议论一下施政措施好坏,他们觉得好,咱们就继续干;他们觉得不好,咱们就汲取意见改正。这乡校就是咱们的老师,为啥要拆?我读书不多见识少,只听说过尽力做好事能减少怨恨,还没听说过依权仗势能堵住怨恨的。想堵还不容易?但就跟用土堵住大河一样,河水一旦决口,祸害的人必然很多,我肯定救不了;与其堵住等他决口伤人,咱还不如开个口子让河水通畅。所以啊,咱们应该听取这些议论,并且把它当作治世良药。”


    大夫然明说:“哎呦哥!您真是我亲哥!我现在坚信您绝对可以成就大事!跟大人您相比,小人真是太没用啦。要是能这样坚持下去,我看咱郑国崛起真的有希望了!”

    后来孔子听到这事后发了个推特:“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姬侨不行仁政,我不信”。 称赞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这位姬侨,字子产,是郑州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人。公元前554年就任郑国卿之后,他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铸刑书于鼎,有史以来第一个向平民百姓公布成文的法律典章;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颇多建树,被清朝的王源推许为“春秋第一人”。他采用“宽孟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去世后,孔子称他为“古之遗爱也”。


        不毁乡校,结果如何呢?史载,子产执政第一年,坊间传言曰:“取我衣冠而褚(贮)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换成现代文就是:“谁杀了子产,我把妹子嫁给他!”

        但仅仅过了三年,人们的态度就变了:社会上流传的是“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恩…“子产大人要是死了我可咋办哪”~~~

        他刚上任,人民对他新订的政策恨之入骨,希望有人带头杀他;三年以后,却歌颂他教诲了子弟,增加了收入,生怕子产一旦去世,无人可以接替他继续施行善政。

        这就是尊重舆论所取得的实效。

        上下五千年,贤人也就出了这么一个,相反的例子却如过江之鲫,朝朝代代层出不穷。



(故事)以古为鉴,可知兴替_第3张图片

        咱们来看看西周。

        著名改革家周厉王拔擢人才,发展经济,征服四夷,重视法制,干了不少大事儿。但是他采用严刑酷法,简单粗暴,群众都去西周吧公开指责他。召公对厉王说:“百姓们都受不了您这些暴虐的政令了。” 厉王很生气,找了个叫卫巫的,让他领着手下开马甲去贴吧监视那些公开他指责的人,对不合心意的帖子又是封又是删,如果有人坚持说他不对,就用各种手段杀掉他们。

        这样一来百姓都不敢再说话了,在道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互相看看,代替要发泄的怨言。“你懂的”“你也懂的”。

        厉王很得意,告诉召公说:“我也想听听大伙意见,不过看来大家都没啥意见提。都怨我,天子干的太好了,成天只管为人们谋福利,也不关心自个健康,这个得自我批评一下。”

        召公说:“这只是一种堵塞而已。堵住百姓的嘴比堵住河口更严重。河水堵塞而冲破河堤,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是如此。所以治理河道的人要疏通它,让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开导他们,让他们说话。百姓有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一样,就像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一样,都是自然形成的。百姓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和坏才能体现出来。百姓认为好的就加以实行,百姓认为不好的就加以防范,这才能使百姓的财用衣食大大增加。百姓心中担忧这些问题,就会说出来。他们想明白了自然说出来,谁又能堵得住?如果堵住了他们的口,以后又会有几个人愿意支持你呢?”

        周厉王不听,依旧我行我素。百姓依然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年之后,西周平民拿起武器,赶走周厉王,实现周召共和。厉王仓皇出逃,最后被流放到一个叫“彘”的野猪很多的荒凉偏远地方。

(故事)以古为鉴,可知兴替_第4张图片

        故事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以古为鉴,可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