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母乳邪教来谈谈母乳喂养中的心理学

     我是沫姐,懂点心理学的奔四小天蝎,曾经全职三年半、母乳32个月。利用做母亲的本能和那点儿心理学知识,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头平胸的“奶牛”和全家读书最少的“文盲”级别人物。

    今天,我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谈谈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心理意义。在谈正事之前,我先结合切身体会谈谈一个误区,那就是有人说,母乳的产量和胸的大小成正比。好吧,如果答案真是如此,那我们这些胸前小图钉的妈妈们岂不要哭死了,等于说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判了没奶吃的死刑了。依据我的经验,妈妈奶水的充足与否和妈妈当时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这里就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翻译成中国的俗话,即: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我和周围妈妈的母乳喂养经验就证实了这一点。

    同样作为一口母乳也没喝过的新手妈妈,我和W走着两条不同的喂养之路。我,A罩杯、剖腹产,产后一天开始母乳喂养,15天后开始纯母乳喂养,母乳一直伴随我家的孩子到2岁8个月。小W,D罩杯,顺产,产后一天开始母乳喂养,10天后放弃,断奶,用奶

粉喂养至今。和小W交流下来,我就发现了暗示作用的巨大效应。原来,虽然我和她同样在母乳喂养初期遇到了奶水不足的问题,我当时对自己的暗示就是,没关系,我再睡得好一点,吃的好一点,心情好一点,母乳量就会上来的,哪个妈妈会喂不饱孩子呢!她对自己的暗示就是,我反正没有喝过外婆一天的母乳,也许我天生就没奶吧。也许就是这一个差别,让一个宝宝走上了海淘奶粉、优质奶瓶、名牌暖奶器的“烧钱”之旅;而另一个宝宝则是母乳、母乳、还是母乳的省钱达人。

    虽然我和小W的喂养方式大相径庭,甚至我全着职,她上着班。但是我们的宝宝都是非常典型的安全感很强的孩子。具体而言,就是当妈妈不在的时候,他们都会难过,而妈妈在的时候,他们则会勇敢地探索这个世界,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对妈妈始终保持依恋。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幼儿发展心理学上的问题,那就是3岁之前,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性。

    目前比较权威的理论,都把0-3岁设立为心理安全感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婴儿在4个月后就逐渐开始认识妈妈,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无法和妈妈真正分离。孩子在出生之后的3年里非常依赖成人的呵护。一旦和与最亲密的妈妈分开就会感觉到恐慌,比如每天早上妈妈去上班他可能会哭得很厉害;而和妈妈一起出去玩,即便放开了妈妈的手,也会不时回头找妈妈,看妈妈是否还在,只有看到妈妈,他才会觉得安全。这个阶段,妈妈再爱他也不过分,因为3岁以内的宝宝,妈妈就是她的整个世界。

    研究“依恋”的美国心理学家曾说:在婴儿期没有建立强烈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一生中都缺乏和他人建立深入而亲密关系的能力。实验证明在婴儿时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到3岁半时他的社交能力更强,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追随,更富有同情心,有一定的领导才能。而那些未能建立足够安全感的宝宝容易胆怯退缩、成年后也会表现出对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对环境适应力差,难以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作为全职妈妈,自然有大把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好不足为奇。而小W作为上班族,多数时间都不能陪伴宝宝。上班的妈妈们如何让宝宝建立安全感呢?答案就是,高质量的陪伴。据小W说,虽然她的宝宝白天主要靠奶奶来带,但是她一旦下班回家,就会陪宝宝玩玩具、读书,抓紧一切时间互动。最重要的是,睡觉的时候,妈妈和宝宝要相处一室,陪伴她入眠,以弥补白天长时间的缺席。有人说,我身边那几个忙得底朝天、“空中飞人”的母亲孩子不也活泼可爱吗?其实,只要宝宝的看护人给她足够、高质量的陪伴,宝宝还是能建立起强大的安全感的,只是,在孩子成年以后,和妈妈的相处,会出现一些小小的问题,他也许会同母亲相敬如宾,但是会缺失母子间本该有的亲密感。

s.opt�9�y���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说中的母乳邪教来谈谈母乳喂养中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