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

:好爸妈在线,第一时间学习好爸妈干货,成为更好的爸妈!

公众号:好爸妈在线(ID:hbm100)

文:好爸妈在线



某天,我带孩子去医院例行体检,在电梯里听到一位妈妈和她的孩子说:“哦,很疼是吧,扎手手真疼呀!”孩子可怜巴巴地点点头。

听闻此言,我明白了这位妈妈是在跟孩子共情。

“谁扎的?是刚刚那个阿姨,对吗?”

妈妈的责问让我刚刚心生的一点好感立刻消失了。

这时,孩子“哇!”地一声,哭起来了。

一边哭,一边举着小手,还说:“阿姨扎,阿姨扎。”

然后,妈妈很心疼地(同时,面露一丝成功与满意)抱起孩子说:“嗯嗯,下次不来找那个坏阿姨了,坏阿姨扎咱们的手手。”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1张图片

相信大家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爸爸、妈妈或其他养育者通过“共情”体会小孩子的疼痛, 或者孩子受到的任何一点点“伤害”。

比如,孩子跑步被小桌子绊倒摔了一跤,

奶奶抱起摔疼的孙子会说:“打这个坏桌子,谁让它把咱们摔了的呢?哦哦哦,不哭了,奶奶帮你教训小桌子了,不哭了哦。”

然而,我不得不说,这样的“共情”。真要不得。

我把以上这种常见的情形称为“追责式共情”。

这种“共情”在告诉孩子:“这个世界需要对你的一切“不爽”、“不舒服”、“不幸”负责。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找到那个该为此负责的责任人就对了”。

“追责式共情”给孩子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于,孩子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会习惯性持有“受害者”心态,并向外找一个“加害者”,而阻碍了孩子向内观察自己,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此类“受伤”的情况。

也就是说,轻易的向外归责就让孩子丧失了相信自我的能力,甚至影响其正确的自我认知。被如此养大的孩子会觉得“全世界欠我一个亲妈!”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2张图片


我想起儿子上幼儿园时的一件小事。一天放学后,几个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玩一个摇摇马。这是需要两个孩子合作玩得,类似跷跷板的小摇马。

后来随着加入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大家都争抢着想玩,气氛就有点急躁起来。

这时有个孩子开始哭闹,他妈妈见状赶快跑过去问他怎么回事。孩子说:“我要玩摇马,可是他们都要玩,我想玩。” 

妈妈是这样回应的,“哦,他们不让你玩,你很伤心,是吧。可是,你哭有什么用呀,有本事去玩儿呀。哭能解决问题吗?你有本事哭就没本事玩儿吗?”妈妈说着一边给孩子抹泪一边自己都有点气急败坏的感觉。

这孩子听到妈妈这么说,马上冲过去把摇马上的孩子推下来,自己抢过来上了摇马。这时周围的孩子一看这个架势,都跑开去玩儿别的设施去了。因为需要两个人玩儿,而这位小朋友一个人坐在一端,一会儿就觉得没趣了,悻悻地走开了。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3张图片

这种“不服输式共情”在生活中也挺常见的吧。惯常使用此类“共情”的家长,在同情孩子的感受时,往往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亏了。

同时,他们认为孩子吃亏是软弱的表现,是认输的表现,更是件让自己丢脸的事情。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丢脸的感觉呢?那就是告诉孩子不服输,去争去抢,坚决主张自己的意志,用“胜利”来安抚孩子受伤的幼小心灵。

试想,一个长期被“不服输式共情”方式养大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一种情况,这样的孩子,会处处争强好胜,凡事一定要压他人一头。长大了,不懂得以适当的“退让”而获得与他人的“共赢”。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4张图片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一味逞强,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在不能争得“胜利”的时候,他会采取报复的手段,即“我不爽大家都别爽。咱们来个鸡飞蛋打。”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是不会懂得“成人之美”的,相反他会体验到处处碰壁,总觉得人生非常不得意。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5张图片

还有一种常见的共情是“自怜式共情”。有一次,我和邻居在家门口遇到她家儿子。当时看到孩子有点失落的样子,邻居就问他怎么回事。

原来孩子在这次班级篮球队选拔中落选了。邻居是位温和的妈妈,她贴心地安慰儿子说:“唉,没选上真是遗憾,咱们个子不够高,要是妈妈在你小的时候给你多补补钙就好了。可惜,妈妈那时候不太懂,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补钙产品。”

然后,邻居非常关切地跟我说:“你呀,一定记得给你儿子补钙,趁他小的时候多补钙,将来别像我们家哥哥这样个子长不高,孩子连篮球队都进不去。”

我一时哑然,不知该怎么回应。

只见,那个青春期的大男孩,脸色更加乌沉,低头转身进了家门,那一瞬间,我似乎看到有委屈的泪水在他眼角转着。

“自怜式共情”最大的问题在于,家长习惯引导孩子向过去或向难以改变的客观因素(例如,身高,性别,肤色等)归因。一方面表明家长对此没有责任,另一方也显示出家长的无能为力,难以改变客观事实。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6张图片

类似的事情如果一再发生,孩子就会慢慢形成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或心理状态,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具有“习得性无助”心态的大人在我们身边也屡见不鲜,例如,有的女孩说自己应聘总是失败是因为用人单位总是优先要男生。有的男孩说正是因为自己是农村人,在城市没房、没车所以找不到女朋友。这样的归因看似客观有理,但是却严重忽视了个人的努力,久而久之成为掩饰人生失意的借口。

以上三种所谓“共情”都不是真正的共情,其实质都是变相操纵孩子,让孩子落入家长的“套路”。他们要么告诉孩子,你是无辜的,有错的是别人;要么告诉孩子,你吃亏了,你必须去争;要么告诉孩子,你真可怜,因为你长得不高(你是女生或者你爸是农民,等等)。

在正面管教中,共情可以说是所有工具的基础,因为正面管教要求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挑战行为或情绪问题时,我们应该“先连接,再纠正。”

“先连接”就是先共情,在理解孩子的感受,认同孩子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和孩子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7张图片

在正面管教中,我们不是为了共情而共情,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引导孩子建立这样一个思维模式,即,要让自己感觉好起来或者要解决问题,我可以做些什么。需特别注意的是,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感受不是原谅或者认可他的行为

这正是共情容易被用错的原因。

往往家长会不自觉地陷入只顾共情而忘记帮助孩子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进自己的行为,同时让自己感觉好起来呢?” 另外,共情之后要采取的措施或行动一定要符合 “三不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

共情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而引导孩子进一步的改善行动一定是以提升自我价值感为目的

如果学习了正面管教的共情,第一位妈妈可以这样说:“哦,宝贝手手疼是吧。嗯,体检的时候,医生阿姨不得不取出来一点点血液小精灵,问问他们宝贝身体是不是棒棒的。这样就不得已扎疼宝贝了。妈妈看来,宝贝,你真勇敢啊,这么坚强,妈妈真是佩服宝贝!来,妈妈给小手手一个魔法亲亲,亲了就不太疼了,是吧。”

这时,妈妈亲亲宝贝,亲亲小手,把坚强、勇敢的信念植于孩子的内心。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8张图片

如果学习了正面管教的共情,第二位妈妈可以这样说:“哦,宝贝想玩摇摇马,可是想玩儿的小朋友真多呀,宝贝着急了是吧。哎呀,小摇马看起来真是好玩儿呀,可是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呢?咱们一起想个办法吧。宝贝,你是想先去玩一会儿小滑梯再来玩小摇马呢?还是在这里耐心排队等着玩儿摇马呢?无论你怎么选,妈妈都陪着你。”

妈妈理解孩子着急想玩得心情,同时,给孩子有限的选择,让孩子感觉好起来的同时,又有明确的下一步行为引导。

如果学习了正面管教的共情,我的邻居妈妈可以这样对儿子说:“没能选上篮球队真是遗憾,你那么爱打篮球,假期都坚持练习。妈妈觉得是篮球让你体验到了运动的魅力。你现在这么阳光、积极也是打篮球的原因吧。在妈妈看来,这些收获都值得你继续热爱篮球。还有,你看NBA打球厉害的高手也并非一味长得人高马大吧。上次你说的那个库里就不是他们队最高的,却是技术最棒的。儿子,我看你可以朝技术型选手发展哦。”

妈妈能识别并理解孩子的失落,同时,也引导孩子思考打篮球是因为自己的热爱,而不是为了入选篮球队才打球的。

如此一来,妈妈先帮助孩子看到自己打球的初衷,再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提升技术而非难以改变的个人身高上。

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_第9张图片

我相信家长是最擅长与孩子共情的。

然而,共情不是寻找债主,不是争强好胜,也不是自艾自怨。

共情是家长与孩子的感受站在一起,并引导孩子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怎么做就能改善困境或者改善自己的感受。

面向未来,面向合理地解决困境,面向自己可以做什么,这是与孩子真正的共情,而不是以“共情”之名操纵孩子。


点击“好爸妈在线”即可了解更多知识


本文版权归“好爸妈在线”所有,欢迎转摘,转摘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如月

出处:好爸妈在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爸妈在线:请别用“共情”操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