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校长的读书观:书非送人不能读也

原创2017-04-23王红顺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

一位校长的读书观:书非送人不能读也_第1张图片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阅读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朱永新先生曾说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

就没有人的精神的发育

@世界读书日杂感之一@

书非送人不能读也

清朝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读书观。他认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静心阅读。借来的书读来有紧迫感,更会认真尽心的阅读,如果用买的,就不会很紧迫地读,效果自然不如前者。

而我的读书观是:书非送人不能读也。

我“奇葩”理由如下:

从前,我是一个喜欢买书、藏书书痴教师。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以下问题:一是一见自己喜欢的书立马就买,买回来后多数束之高阁;二是认为是自已的书,使用时可随时查阅,因而造成阅读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更不要说做摘抄笔汇或记读书札记了,阅读效果打大折扣。

现在,我的做法是买的书一周内必须送给亲朋好友。一是我自己花钱买的书不读,一周后白白送人觉得心疼,因此凡我买的书必读。二是因书要送人,同时写文章时书中观点论据还要参考,迫使自己一本书这样读:一遍仔细读,二遍沟划重点,三遍重点读并做摘抄。

这样读书质量提高了,同时我摘抄了几十本的读书笔记,查阅时非常方便。正由于此我每年才能在省级或国家级发表论文20多篇。

感兴趣的教师同行们,可以试试“书非送人不能读也”这种读书方法。

@世界读书日杂感之二@

论农村学校开展课外阅读的五大优势

许多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甚至一些学者都普遍认为,农村孩子因诸多条件限制与城市孩子相比有许多劣势。然而,笔者认为若换一个视角,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开展课外阅读有五大优势:

优势一:有一个搞课外阅读的宽松环境

城市学生家长多数望子成龙心切,对分数、升学特别关注,维权意识特别強列,因此学校开展课外阅读、尝试课外阅读课程化难过家长这一关。然而多数农村孩子家长刚好相反,对于学校开设什么课程,搞什么改革不管不问,就是改革影响了成绩、升学甚至出现了较大问题家长也不会兴师问罪。因此我认为农村学校开展课外阅读就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优势二:学生对购买的图书非常珍惜

城市学生因家庭条件好,家长多是知识分子,家里不但有许多藏书同时对孩子买书多有求必应,因而造成城市孩孑根本不珍惜图书。然而农村家庭孩子家里既无藏书又无钱买书,因而对买的图书非常珍惜。

优势三:阅读非常仔细认真

城市孩子娱乐、游戏活动场所较多,另外城市孩子星期天、节假日要上各种学科、才艺补习班,时间排的满满的,因而造成孩子无暇读书。农村孩子放学后娱乐项目少,再加上有充裕时间,因而一本书可以反复读。比如文学诺奖获得者莫言童年读书经历便是很好注脚。

优势四:自我阅读、自我理解主动性强

有人羡慕城市孩子家长文化素养高,可以辅导孩子阅读,可以开展亲子阅读……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因农村孩子父母多数外出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的留守子女比较多,爷爷奶奶因文化程度或年龄原因,根本辅导不了孩子阅读。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农村孩子:不识字词借助查字典、词典或问老师、同伴在校内解决,回家后再读或讲给爷爷奶奶听。这歪打正着反而培养了农村孩子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复述文本的能力。

优势五:农村俗语、风士人情、自然环境构建了特色的独有的阅读情景场

比如阅读文学名著所描写的农村生活场面、自然景观,人物故事,又比如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学作品,对城市孩子来说,的确困难。然而,对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天天耳孺目染在这样的语言场里,再加上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阅读理解这类作品就非常轻松。

(作者系河南封丘实新学校校长,兼任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位校长的读书观:书非送人不能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