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真的不高深,领导力真的可复制。这就是我读樊登老师自己的书《可复制的领导力》最核心的收获。 既然可复制,那我就来试试如何将其复制于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
一、学生的执行力等于教师的领导力
教师们经常会陷入“执行力”的迷思,执着于提升学生的执行力,却不知道,学生的执行力等于教师的领导力,只有教师提升了领导力,才可能带来学生在执行层面的高效表现。
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教师对学生交待任务时交代五遍。
第1遍,交代清楚事项;
第2遍,要求学生复述;
第3遍,和学生探讨此事项的目的;
第4遍,做应急预案;
第5遍,要求学生提出个人见解。
经过这样的复杂流程,可以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做事的目的和方法,减少后续失误的可能,避免徒劳无功,防止“重做”的风险。
许多教师的口头禅是“不要让我说第二遍”,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做出来的成果可能与你的期待南辕北辙。这就是领导力高低的区别。
二、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领导”和“管理”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区别之一就是核心驱动力不同。
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学生怕老师,担心做事情做不好,担心完不成学习任务,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学习往往只是交差、应付,没有创造性,也没有责任感,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班级的不和谐。
和管理不同,“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学生对教师有着充分的尊敬和信任,相信跟着你能成长,才会真正投入到学习之中,尽心尽力。
用怕来驱动团队,这个行为就叫做“管理”;而用尊敬和信任来驱动团队,就叫做“领导”,二者的性质有显著的区别,所带来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游戏改变领导力
如何打造团队中的尊敬和信任?可以参照游戏的四个维度进行领导力塑造。
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游戏被总结出四大特征。这四个特征也可以运用在领导力上。
特征一:共同目标
要给班级设置一个宏大的目标,使得大家集体向目标前进,形成凝聚力;
特征二:及时反馈
要对学生的行为作出灵活、准确的有效反馈,让学生有参与感,进而产生价值感;
特征三:清晰明确的规则
要设置明确的规则,也就是班规,让所有人有规可循、有章可守,打造公平环境;
特征四:自愿参与
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学生参与工作的自觉意识,推动工作进程。
有了这四个特征,学习也好工作也好对于学生而言就不再是压力,而能够乐在其中、创造价值。
三、沟通视窗
第一次接触沟通视窗这个概念。而明白概念的目的是要学会象限间的互相转化。无论如何,象限转化的目的都是尽量扩大我们的公开象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把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自我揭示”。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主动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多了解自己。
把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采用的方法是“恳求反馈”,请求他人指出自己的盲点。
我认为一名教师应该要勇于在学生面前“自我揭示”,同时也需要虚心听取学生的反馈。
四、教师角色
每个教师身上都有三个角色: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要分别发挥好这三个角色,才能带来领导力的提升。
三种角色的比重、三种职能发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的三个层次。
领导者的角色
领导者是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
管理班级时,班级的氛围非常重要。氛围好了,班级的凝聚力强,学习工作效果就好。反之,如果班级氛围不佳,学习工作产出也不会好。
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一个善于营造氛围的领导者。他着力打造“亮剑精神”,同时领头维护这个精神,使得自己的部队上下齐心。
和李云龙相比,剧中的政委赵刚主要承担的就不是营造氛围的职能,他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保证不出界,但无法营造氛围、提升战斗力。
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只有明确了这个定义,才能避免“事必亲躬”的错误做法。
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教师,不是优秀的教师。凡事亲力亲为,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会被压制,教师的精力也不足以承担,最后的结果是毁灭性的。
执行者的角色
执行的核心定义是给出结果。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太多的执行者只是“执行”命令、完成既定的动作,却没有给出相应的结果、没有产出。这样的执行是无效的,而且会伤害团队。
优秀的执行者需要认真执行,给出结果,同时及时对工作内容本身进行反馈,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五、领导力技术
这里提到的技术,倾听、提问、反馈等等就是我最近一直在用的正面管教工具。所以此处重重地记录下:正面管教适用于任何关系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