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局长》读后感

《反贪局长》读后感

  • 为何对这本书感兴趣了呢?

最近热播的《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其中涉及到很多贪腐与反贪的事情,那一天刚好在图书馆有看到这本书,于是本着加深反贪印象和多了解写相关事情为目的,就把这本书借了出来。

  • 总体感觉

这本书前边描写的很多情节,毫无波澜,阅读过程中总是会打盹,也有可能是我个人的原因,但是一半过后,就会知道这本书高潮迭起,一个接着一个雷被抛出来,环环相扣,最后升华了主题。
在初高中的时候如果写升华主题,真得只是套话,但随着阅读的增多,就会明白,这个升华是真得存在的。

  • 人性的可怕

当书中人物魏大若这个反贪局长,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之时,对手真得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之而后快。十年前被送往监狱执行死刑的一个人留下的两个亲生儿子(异姓),制造车祸,车祸后输血治疗,使魏大若的妻子换上HIV。读到此处,内心会发颤,怎么可以这样。
这两个儿子,也不是要致使这个无辜的女人于死地,目的很简单,但是也很残酷,就是要这位正直的反贪局长感受到至亲受伤害后的撕心之痛。
这两个儿子,一个是警界退下来的老侦查员,开着一家私人调查公司,在黑白两道,小有名气。一个是美国留学后的外科博士,医术高明,没有上一代的恩怨,二人绝对有着无比光明的未来。
文章的最后,这个外科博士对魏大若说——你看问题是法律与正义,但我不是,我看问题是亲情。你想一想,我抑郁而终的母亲临死之前就一个请求,就是要给被你执行死刑的父亲报仇。当然,你会觉得我父亲的死是理所当然,那些财富被收缴是正义的诠释。但在我的眼里,在我母亲的眼里,这些都不重要,我只知道,是你,魏大若的出现,使我本来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父亲死去,母亲因父亲的死而抑郁,由本来的丰衣足食变为捉襟见肘。这些是我考虑问题的因素。
不要说教育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一个人的经历给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埋藏在灵魂深处的印痕,不是通过教育的力量所能改变的。有时候就会觉得古代谈婚论嫁是多么地合情合理。但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也需要不同的声音相互交融。总之事情都是有着两面性。都是一把双刃剑,也是辩证法的精华啊。

  • 人性的可贵。

魏大若的妻子在这本书的角色,没有太多的正面戏份,但是她在幕后,扮演了一个正义的化身,嫁给魏大若从不后悔,就是因为看中了魏大若这个人的一身正气。人间正道是沧桑,正义难得可贵啊。
** 有时候就觉得夹杂在正与邪之间的生存真得是太难太难,生活不就是如此嘛 **
** 关键时刻,还是一个人的定力,一个人的原则,一个人的底线 **
书中的刘埕,是个反面角色,工科大学生出身,这个反面角色,可以触碰法律,违反规矩,但是他也有着自己的原则,多次告诫手下不要对魏大若用任何见不得人的手段。在这一点上,这个反面角色也是有一定让人敬佩的地方。
一个有着自己原则和底线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也许他做的不对,他犯法了,但是只要还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规矩,当然不一定遵守社会的规矩,社会的原则。其实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不就是社会化了吗?社会化的标志是什么,就是有了普遍认同的规矩与原则,当一个人没有原则和规矩时,已经不再是一个社会化的人了。一个人可以坏,但不要失去自己的原则,否则已经不足以称之为人。
至于什么是原则,什么是规矩,不要以为坏人的规矩和原则,就是坏的,就是随意更改的。盗亦有道,当然在今日来说,要通过法律实现社会的再分配来达到公平。不过在相对应的历史阶段,盗亦有道也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而已。所以原则与规矩,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而且能够固定下来,那么还是一个合格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好人或者是坏人就另当别论了。如果自己定下来的原则和规矩朝令夕改,那则不再人的讨论范围了,已经属于渣滓了,反复无常,不是嘛。

  • 反贪局长,特殊的身份,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每一个职业,每个人都有着背后的辛酸,有着难以言说的不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贪局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