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軌跡

當我們還在想表達我們的所思所想時。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表達我們自己的主張。我們太希望世界的理解,然而卻缺失理解這個世界的耐心。

設計尤其如此,我們往往在設計中表達自己的「喜好」,「情感」。

需要設計的人,往往沒有要通過設計體會「揭露社會和現實」的需求,他們通過設計達成某種目的。因為我們對設計不需要像對藝術一樣帶有「崇敬之心」。

大多數時候,我在思考,我的設計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一開始我以為我要表達一個情緒,我要發洩我的靈感。我需要使用我設計的對象感到:「這個設計很牛逼」。通常這樣帶著發洩力和進攻性的設計,不太符合我們大部分的情境。

往往我們把「目的」和「原因」混為一談,其實大部分都是片面,不切實際的。

在現實中,有太多變數和隨機性,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這些隨機性。可是當我們發現隨機性在時間的逐進中,有了轉變為範式的時機,就應該出馬了。是的,我們設計的時候,是在找一種形式和方法,去把握和駕馭现实,這大概就是設計的功用。

我們通常会在設計中發現,每個設計師都會不斷的扼殺自己的激情。但是他們會有更多的靈感閃現,直到一切都恰到好處。

設計師往往都抱有一個理想,他們大都是「讓世界更美好」,「讓世界更公平」,「改進我們的現實生活,讓它變得更美好」。設計師應首先需要學習:什麽是美好。並且需要把握現實。閱讀和理解世界的本質。

這說起來很難,作為一個好的設計師,首先要保持敬畏之心,要學習作為一個服務者。

設計太多時候不是單純的創作,也不能說是抱著服務之心去創作。而是用創作去服務。

將我們要服務的對象,約到一起進行一次輕松愉快的對話,瞭解我們能為他做什麽,便是一條設計的路徑。

取悅別人,和讓別人愉悅快樂是不同的。只有我們能夠在設計中製造快樂,才能感染到設計所服務到的對象。而當我們在解釋和表现自己的主張或別人的主張,實質上只是為了取悅別人。

設計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也沒有既對又錯。只有在一個時機,一個環境下,對設計服務的對象做出適宜的設計。

所有的主張,風格,形式,它們最終都服務於這個世界上其他的個體。當我們在思考世界的本質時,不要站在這些局限性上去討論,也不要做任何主張。報以謙遜的服務之心,和設計對話,和世界對話。

你可能感兴趣的:(設計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