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区块链

在谈区块链之前,先谈谈比特币。

比特币的四重含义

1.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比特币是世界上第一个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应用。
一篇浅显易懂的关于比特币的科普文章:如何向五岁小孩解释比特币

2. 去中心化的世界银行

比特币是一家由去中心化网络构成的世界银行,不属于任何机构

3. 货币

比特币是有比特币这家世界银行所发布的货币,有些人为了避免混淆,又把比特币这种超主权的货币称为BTC,以与bitcoin区分开来

4. 股票

也可以把比特币看做是比特币这家世界银行所发行的股票。

什么是区块链?

定义:

区块链是可复制的、共享的总账本

特点:

  1. 分布式
    总账本被复制、共享到多个节点,不是集中在某个机构的服务器中,无法被篡改
  2. 无需信任第三方
    无需把总账本交到第三方,去除了第三方带来的风险和中间费用
  3. 安全可靠
    非对称加密

为什么区块链很有价值?

重构人类的信任关系, 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远距离价值转移

下面通过区块链与金融,详细讲解区块链的变革性。

区块链与金融

从古至今,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和发展,人与人之间需要协作,协作就是各取所需,各取所需本质是价值转移,价值转移的前提是有信任关系。

接下来,将带着“信任关系”、“距离”和“价值转移”这三个关键字阐述区块链与生俱来的金融属性。

参考自《什么是钱:从能量到区块链》

熟人社会中的八卦是低配版区块链

在十几人、几十人、最多上百人的原始部落中,人们可以基于这个不大的熟人网络直接进行价值转移,因为大家都在这个圈子混,不讲信用,活不下去啊。
比如,A找B借一个苹果,而B敢于直接把苹果给A,因为B笃信:如果A不还,那么“A借B一个苹果却不还”这个八卦在熟人圈子散布,A就混不下去了。三姑六婶七姑八姨把这个八卦拷贝一份,然后各自散播开来,部落里人人皆知,于是A就永无翻身之日。
价值转移基于信任关系,而熟人社会中的“八卦”就是一种信任机制。

“八卦”这种信任机制,存在两个弊端:
1,交换距离小。根据邓巴数,一个人能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是150人。随着社会发展,人不断往外走,人群不断聚合和壮大,熟人社会扩展到陌生人社会,从此基于“八卦”的信任关系就不靠谱了。
2,无法结算清楚。A找B借了一个苹果,还一个梨子可以吗?C找D借了一头猪,即使还一头猪,怎么断定这头猪和原来的猪的价值是一样的呢?熟人社会这种人情债无法结算清楚,只能不断循环往复。

第三方建立的信任关系

在陌生人社会中,为了让协作的距离更大、结算更清楚,人们开始认钱不认人——用货币作为价值转移的媒介:从贝壳,贵重金属,再到纸币。
当然,货币的价值在于人们对货币的信任。货币是由政府统一发行的,不是个人随随便便制造的。
人的钱多了,带在身上不方便,放在家里不放心,于是就有了银行
于是,由政府、银行等各种第三方机构建立了新的信任关系,让陌生人组成的、能拓展到更大范围的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中心化的、第三方的政府和银行,他们的弊端是:政府可能倒台,可能让货币超发引起通货膨胀;银行可能倒闭……各种因素要么让货币贬值,甚至让货币价值灰飞烟灭。

区块链重构信任关系

把上面的内容总结一下:
人与人的金融关系就是人与人进行基于信任的价值转移。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出于不信任,无法进行直接的价值转移,只能依靠第三方的介入。

可见,金融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信任。而区块链天生就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属性。

在比特币(BTC)出现之前,我们无法做到:不相信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银行、邮局、支付宝)的前提下,远距离向某人转移价值。

银行的传统金融模式,被重构为点对点的金融模式,如下图所示:

初探区块链_第1张图片

点对点的金融模式的具体实现机制:通过可复制、共享的总账本

初探区块链_第2张图片

实现的关键:多个节点都拥有与总账本一样的副本,并且这些节点的账本都是带有同步的时间戳。
如此一来,人们就不需要中心化的第三方来帮忙记录交易。当某个人的账本更新,一笔新的资产所有权变动时,其他人的账本也会发生相同的变动。从此,人们不需要承担第三方带来的各种违约风险,以及不需要向第三方缴纳中间费用。

金融还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结算和规则。

结算

全球有各种货币,各种货币结算实在头疼,能否有一种货币一统江湖呢?
答案就是比特币。比特币作为一种超主权的数字货币,其市值不断增大,用于全球交易结算越来越普遍。

规则

升级版的合同——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

定义1:智能合约是按照预先定义的规则自动执行的程序,能够控制信息流、价值流的生命周期,可以维护合同的状态、控制资产,即对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或资产进行处理和回应。

定义2:运行在可复制、共享的账本上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处理信息,接收、存储和发送价值

初探区块链_第3张图片

智能合约与众筹经济的实例

(节选自“得到”的吴军《未来商业的特点(5)——众筹经济》)

不过,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摩拜单车,都还只是处在众筹经济的初级阶段,更进一步的众筹是将金融系统接入到商品的制造和流通中,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几年前布隆伯格在担任纽约市市长时,他致力于打造一个纽约的硅谷,经过对大学的招标,最后决定由康奈尔大学来建造这个科技园区。既然是新的科技园,总要树立些绿色环保的形象,因此他们决定大量修建太阳能发电装置,当然这种事情经过招标后会交给一家工程承包商来建造,而工程承包商则要从中国采购。
中国在和美国的工程承包商签了合同后,后者会付给前者一笔定金,我们假定为合同款的20%,但是大部分建造成本则需要由中国的公司向银行贷款获得,通常贷款的利率并不低。等到中国公司向美国的工程商交货后,后者要付给前者全款,但是它从康奈尔大学那里只能获得部分预付款,比如也是合同的20%,余款则需要向美国的银行借贷,具体到这笔交易,短期借贷的年利率为12.99%。如果施工的周期为六个月,则需要支付大约6%左右的利息,这笔钱最终会转嫁到合同款上,也就是说康奈尔大学其实是最后的买单者。
这时,康奈尔大学讲了,我的信用非常好,贷款的利率只有4.9%,能不能用我的信用来贷款,这样可以节省4%左右的费用。银行讲当然可以,不过必须由你们大学来贷款,然后你们把钱交给工程公司。但是这样一来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钱在工程完成之前都付清了,工程一旦验收不合格扯皮起来非常麻烦,美国公司一般不这么做

如果银行能够按照康奈尔的信用,给工程公司(甚至生产厂商)提供低息贷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过去银行不愿意这么做,因为风险太大。现在利用区块链技术,这件事情就能够办到了。
首先各方的合同可以通过区块链管理起来,并且授权银行能看到上下游各方签署的全部合同,而过去银行只能看到自己的合同,并不知道中国某太阳能公司生产的太阳能板的最终买家是康奈尔大学。知道了最终的买主是康奈尔大学,银行就敢于以低利息向各方贷款了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要防止生产者或者工程商挪用了贷款去做别的事情。
在过去,即使银行有了整个上下游全部的合同,也无法控制贷款的使用。今天有了区块链则不同,每个商品一旦被制造出来,就可以产生一个区块链跟踪它的流动,类似地,当一项任务(服务)完成之后,也可以产生一个区块链,表示进入了下一个阶段。银行的贷款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比如需要开始付款了),给到相应的借方,用于专门的用途(比如只能向有关的合同方付款),这样就不会出现挪用贷款和拖欠款项的问题
上述这种合作听起来很理想,是否实用呢?

可以的,硅谷一家开发区块链服务的公司就帮助上述项目中的各方实现融资。采用这样的融资方式,不仅各方的成本可以下降,而且银行方面也可以降低风险
沿着这个思路再往前走一步,提供资金的一方未必需要是银行,它可以是中小投资人,这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众筹。今天有一个新词叫做Fintech,它是金融Finance和技术Technologies两个词的缩写,意思是采用新的科技实现金融业的进步,而众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众筹经济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进行商品的预售,而且是采用新技术将整个产业链从头到尾优化一遍,去除所有不必要的环节,并最终将颠覆原有的产业。在众筹经济中,大数据,机器智能和跟踪技术是关键

以太坊

以太坊 = 区块链 + 智能合约
操作系统,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可以在该基础之上建立各种应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探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