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看似写得自相矛盾的一个人——再不看三国就真老了(五)

罗贯中看似写得自相矛盾的一个人——再不看三国就真老了(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赤壁鏖战是《三国演义》的重头戏,所以在细看三国之前,我对这段故事中的人物已特别熟悉。印象中这段故事,主要是三个聪明人曹操、诸葛亮、周瑜的争斗,但其中一个人因为出场的次数足够多,也印象深刻,可以说是一个夹在孔明和周瑜之间左右为难的老实人。

他就是江东鲁肃,鲁子敬也。

现在细看三国,从鲁肃出山细细读来,感觉罗贯中刻画这个人物不太成功,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嫌。可谓虎头蛇尾,烂肚子。

罗贯中让鲁肃闪亮登场

《三国演义》中鲁肃出山是由周瑜举荐。初领江东的孙权见后“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一日更是与鲁肃共饮相谈到晚“同榻抵足而卧”。孙权问鲁肃天下大事,鲁肃为孙权谋“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衅”之战略定位,并提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的具体战术。鲁肃还向孙权引荐诸葛瑾,使得孙权“绝袁绍,顺曹操”。可以说,这两大战略,是孙权稳固和发展父兄基业的根本战略,不亚于诸葛亮为刘备之隆中决策也。在曹操百万大军来犯,鲁肃又力排众议,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共图大业。并自请来往周旋于孙刘之间,力促此事。

罗贯中让鲁肃这个老实人左右为难

后来,罗贯中便把笔墨和感情都给了诸葛亮,曹操之老奸巨滑,周瑜之聪敏多谋,都是为诸葛亮之“一着棋高难对敌”作陪衬,可怜的鲁肃更是夹在两个聪明人之间左右为难,先是周瑜不顾两家刚刚结盟处处要算计除掉诸葛亮,鲁肃一心要和事,但两边不明就理,只一个老好人的样子,为孔明白白提心吊胆。后又是诸葛亮计得荆州,鲁肃为讨回荆州几次三番来回奔走。一边是能言善辩的诸葛亮,一边是针锋相对的周瑜,鲁肃常是去讨时被说得缄口无言,回来时又跼蹐不安,周瑜与其至交,只能感叹“子敬乃诚实人也。”

罗贯中让老实人也急了

周瑜死后,鲁肃接任周瑜屯兵陆口,孙权为荆州之事责备鲁肃,鲁肃一急,竟出下策,请关羽陆口相会,设计图之。关羽单刀赴会,尽显神勇,最后,鲁肃竟被描写成“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后看着美髯公乘风而去更是“如痴似呆”。最后,肃只得说:“此计又不成,如之奈何?”

罗贯中让鲁肃悄然而死

《三国演义》中鲁肃的死没有正面的描写,不留神的话就会错过。只在《卜周易管辂知机》章节,写管辂之异术,辂设卦云“东吴主亡一大将,”操不信,忽合淝来报:“东吴陆口守将鲁肃身故。”对其身后事也无更多交待,只在《吕子明白衣渡江》一节,孙权与吕蒙的对话中有:“陆口之任,子敬又荐卿自代”,侧面隐约可寻得鲁肃死时的一些情况。

鲁肃华丽丽出场,窝窝囊囊终了。

看到此处,不免为鲁肃难过和不平。单单从孙权方面,似乎也对不起当日与鲁肃抵足而卧的那份情义。是孙权薄情,还是罗贯中自相矛盾?

只有在《三国志》中求解,才看到了真正的鲁肃。

罗贯中在鲁肃出场那段基本是按《三国志》中记载来写的。其实不外乎两点:

一是鲁肃的人生战略投资

鲁肃“家富于财,性好施与。”所谓财散人聚,鲁肃因“大散财货”而“甚得乡邑欢心”,更是因资粮周瑜得遇人生知己,从善如流,知遇孙权,成江东大才。

二是鲁肃的事业战略远见

鲁肃初见孙权与之谋,与曹操大军来犯之初鲁肃在大形势上表现出的大智慧,《三国演义》中几乎照搬原文。

只是,鲁肃把诸葛亮请到东吴后,鲁肃便成为罗贯中笔下的配角,一直到鲁肃请关羽赴会,都有很大的情节出入。

其实,鲁肃是真正意义上首提孙刘联盟,并努力促成之,最后尽力维护之第一人,鲁肃真正配得上大智大仁大勇也。《三国志》中记载“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可见鲁肃常用友好的态度安抚关羽。刘备拿下益州后,孙权要求归还长沙、零陵、桂阳,刘备不答应。鲁肃邀关羽相见,双方兵马停留在百步之外,只双方主将单刀相会。鲁肃便指责关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有之?”“肃厉声呵之,”言辞脸色非常急切。关羽便示意那人离去。刘备就划湘水为界,于是双方收兵。

看来鲁肃是真正以其仁勇之威,为东吴和平解决了这一争端的。关键的是,始终没有伤了孙刘联盟的根基。这也正是鲁肃高人一等之处。

即使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虽然在后来的章节中为了表现孔明和关羽,把鲁肃写得愚钝了些,怯懦了些,但鲁肃之大节是不能改变的,也可以理解为其大智若愚吧。不然,罗贯中也太自相矛盾了。

至于鲁肃的死没有做 正面的描写,可能为了避免与周瑜之死的描写重复吧。事实上,“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后来孙权称帝时,走到祭坛前,回头对大臣们说,“往日鲁子敬就曾说到今天的事,他可谓是明白事理形势啊”。

可见鲁子敬之远见和在孙权心中的份量。

难怪,少年熟读三国的老公曾跟我说,鲁肃是三国第一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贯中看似写得自相矛盾的一个人——再不看三国就真老了(五))